[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的数据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5225.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牛立福;何成;卢愿;张俊岭;刘猛;苏彪;高明;尹朋;牛爱梅;韩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H02J13/00;H04L29/08;G16Y10/35;G16Y40/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阳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辅助 设备 数据 接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的数据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确定辅助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设备类型构建辅助设备的设备模型;将预设的自描述功能组件导入辅助设备,使辅助设备支持设备自身属性的报文读取;将基于消息发布或订阅的数据总线部署于预设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内;采集辅助设备状态数据和设备模型数据并上传至所述数据总线;从数据总线中订阅预算分析数据,将预算分析数据导入预设边缘算法,运算完成后将边缘运算结果发布到数据总线上;从数据总线上订阅辅助设备数据,并上传到云主站。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内辅助设备的即插即用,提高了数据上传的即时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数据传输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的数据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力部门在大力推进变电智慧物联体系建设进程,主要通过在变电站加装边缘物联代理,接入全站安防、消防、照明、环境监控、在线监测、辅助设施控制等数据,实现对变电站辅助设备的全面监控,提升设备状态全景感知水平。这就意味着变电站内各种类型末端检测设备要接入到边缘物联代理中,现场设备数量、类型随着建设过程的实施会一直处在一个变动的过程中。而传统的数据上传方式基本采用大点表的方式,当变电站辅助设备出现变更时,需要人工统计现场各项设备的所有测点,并上传至中台或者主站侧,以保持现场测量值与主站的统一。
但是,由于变电站数量多,设备数量大,设备类型多且建设过程中变电站辅助设备存在多次变更的情况,而采用传统的数据上传方式在每次变更时都需要重新人工维护变电站内大点表,且极容易造成变电站内设备测试与主站的不统一,从而严重影响数据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的数据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内辅助设备的即插即用,提高了数据上传的即时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的数据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辅助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设备类型构建辅助设备的设备模型;
S2:将预设的自描述功能组件导入辅助设备,使辅助设备支持设备自身属性的报文读取;
S3:将基于消息发布或订阅的数据总线部署于预设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内;
S4:采集辅助设备状态数据和设备模型数据并上传至所述数据总线;
S5:从数据总线中订阅预算分析数据,将预算分析数据导入预设边缘算法,运算完成后将边缘运算结果发布到数据总线上;
S6:从数据总线上订阅辅助设备数据,并上传到云主站。
进一步,辅助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安防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环境监控设备、在线监测设备和辅助控制设备。
进一步,设备模型包括:设备包含的预设测点数量信息、设备中每个预设测点的命名规范信息和设备自身属性的描述信息。
进一步,步骤S3还包括:
制定数据总线进行消息订阅/发布所需的主题;并对数据总线内的消息标识所属的设备和代表的服务类型。
进一步,步骤S4具体为:将采集的辅助设备状态数据、设备自描述属性数据转换成符合设备模型规范的格式并按照特定的主题发送到数据总线上。
进一步,辅助设备数据包括:
辅助设备状态数据、辅助设备采集数据和边缘运算结果数据。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的数据接入系统,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确定辅助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设备类型构建辅助设备的设备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