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4673.X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蒲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蓉驿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20 | 分类号: | C09J123/20;C09J193/04;C09J123/22;C09J11/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何朝友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扎漏 自愈 交联 胶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包括丁基橡胶、聚异丁烯、松香树脂、钙粉、炭黑、石蜡油或石蜡、硫磺、氧化锌;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丁基橡胶和聚异丁烯混合,开炼薄通后密炼;步骤二:均质后依次投入松香树脂密炼,待松香树脂由固态全部转化为熔融液态时,投入部分钙粉并进行搅拌形成无颗粒状;步骤三:投入硫磺和氧化锌高温交联,投入剩余钙粉充分捏合均质;步骤四:投入石蜡油或者石蜡捏合,使其呈稳定的交联状态,即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胶体。本发明不仅克服了防扎胶体耐温耐侯耐久性能不佳的问题,而且低成本,解决了困绕在防扎胶体上的防扎自愈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扎漏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扎轮胎,其英文名称是self-sealingtire,业界直译为自修复轮胎,具有防爆、防漏、降噪、节能等特性。防扎轮胎是轮胎内壁附着一层高黏高粘复合材料(呈软固态胶状),当轮胎遭遇尖锐物刺入时,高黏高粘复合材料能将尖锐物紧紧包裹,防止胎内气体泄露;将尖锐物拔出后,该材料又能迅速愈合封住孔洞,从而保证轮胎不会漏气,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当钉体尖锐物刺入或拔出轮胎时,高黏高粘复合材料能迅速将钉体包围并及时把穿孔密封,达到不会漏气的效果,并且事后不需要补胎、换胎,一劳永逸。直径5mm以下尖锐物刺穿或拔出时,轮胎仍能正常高速行驶。由于高黏高粘复合材料呈软固态胶状,具有减震降噪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轮胎与地面产生的噪音,缓解轮胎高速行驶时与地面的震动,使驾驶更加舒适;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非常稳定,对轮胎、轮骰胎龄、气门芯不会造成腐蚀,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只需按常规做一次动平衡校正,在车速达到120km/h时,方向盘无抖动感。
因此,对于制备防扎轮胎的材料要求比较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扎轮胎的胶体存在下述不足之处:防扎轮胎的胶体自愈性和保气性能较差,胶体耐温、耐候及耐久性能不足;胶体的制备成本高;高速运行状态下胶体易流动造成轮胎动平衡问题,舒适度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其不仅克服了防扎胶体耐温耐侯耐久性能不佳的问题,而且低成本解决了困绕在防扎胶体上的防扎自愈难题:当钉子带入泥沙、铁屑等异物扎入轮胎或拔出钉子后因异物阻碍胶体愈合而漏气时,通过用少于3毫米的钉子从钉眼扎入后左右旋转并缓慢拔出,重复1到3次可使胶体愈合,达到“防扎漏、不补胎”的目的。同时安装此胶体的轮胎保气性能优异、高温高速下动平衡好和更安全环保的出行体验,避免了自补液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传统补胎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地推动防扎轮胎走向市场;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包括丁基橡胶15-30份;
聚异丁烯15-30份;
松香树脂15-30份;
钙粉20-25份;
炭黑5-10份;
石蜡油或石蜡1-5份;
硫磺1-5份;
氧化锌0.2-0.5份。
进一步限定,
丁基橡胶16份;
聚异丁烯17份;
松香树脂23份;
钙粉22份;
炭黑7份;
石蜡油或石蜡4份;
硫磺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蓉驿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蓉驿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单酯含量蔗糖酯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撬体纵梁自动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