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4565.2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云鹏;陈巍;张耀;胡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建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所述内核包括掺杂有掺杂元素的镍钴锰三元材料;所述第一包覆层为形状记忆合金层,所述第二包覆层为氧化物包覆层,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层包覆于所述内核的表面;所述氧化物包覆层包覆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层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包覆层的材质选自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钨、氧化硼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层的材质选自TiNi、TiNiAl、NiAl、CuZn、CuZnAl、CuZnSn、CuZnSi、CuSn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元素选自镁、铝、硅、锶、钇、锆、钼、钨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Dv50范围为3~20μm,比表面积为0.3~2.0m2/g。
6.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镍盐、钴盐和锰盐混合,配成混合溶液;
S2、将所述混合溶液与沉淀剂、络合剂混合,搅拌反应,形成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
S3、将所述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与锂盐、掺杂元素源混匀,而后进行烧结,制得掺杂有掺杂元素的镍钴锰三元材料;
S4、将所述掺杂有掺杂元素的镍钴锰三元材料与形状记忆合金混匀,而后进行烧结,制得形状记忆合金包覆的镍钴锰三元材料;
S5、将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包覆的镍钴锰三元材料与第二包覆材料源混合,而后烧结,以进行表面氧化物包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锂盐与所述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的摩尔比为(0.95~1.15):1;所述掺杂元素源的添加量占所述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和所述锂盐的总质量的0.1%~0.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粒度分布Dv50为50~2000nm,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添加量占所述掺杂有掺杂元素的镍钴锰三元材料的质量的0.1%~0.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材料源的添加量占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包覆的镍钴锰三元材料的质量的0.04%~0.5%。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所述正极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或由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5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