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车辆上使用的耐久性限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4338.X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建;李水兰;李宇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12 | 分类号: | E05C17/12;E05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使用 耐久性 限位器 | ||
本发明属于车门限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车辆上使用的耐久性限位器,它包括安装支架、限位盒、橡胶缓冲块、限位臂、夹紧机构,本发明为了上侧压缩弹簧和下侧压缩弹簧的工作状态不同,设计了限位臂下侧限位凸起的限位平面。当下侧滚轮经过限位平面时,限位板将会承受上侧压缩弹簧相对下侧压缩弹簧多余的压缩弹力,同时第一齿轮继续保持静止。限位板的使用一方面保证了上侧压缩弹簧的压缩量高于下侧压缩弹簧,满足了上下压缩弹簧工作状态不一样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当限位盒未与限位凸起配合时,上侧压缩弹簧弹性变弱后,在力平衡作用下上侧安装板小幅度向下远离限位板,实现第二齿条穿出限位盒,保证后续调节过程正常运行。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门限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车辆上使用的耐久性限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制造时,在车门上安装车门限位器,橡胶弹簧式限位器和扭簧式限位器,汽车车门限位器一般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限位器臂杆上设置2-3个弧形带,从而在弧形带与弧形带的节点处形成开关档位,使车门在开关过程中有2-3个定位点;二是保证汽车在规定的坡道 上时能保证车门在某一定位点停住,不自开不自闭;。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免维修。缺点是对钣金的要求偏高,如果铰链强度不够,车门下沉,很可能产生异响,运行一段时间后,限位力矩降低很快。
对于橡胶弹簧式限位器,这种结构的车门限位器一般有两档或者三档,它的最大力矩在35N.m左右,长度一般在60mm左右,最大开启角度一般在70度以下,耐久试验后,扭矩变化大概在30%-40%;但是限位力损失较大,长时间使用后,弹簧或橡胶的弹性力就会减弱,影响车辆的整体使用性能。本发明通过调节弹簧可变形量的大小降低经长时间使用后弹簧或橡胶弹性力变弱对车辆正常使用带来的影响。
本发明设计一种在车辆上使用的耐久性限位器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在车辆上使用的耐久性限位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在车辆上使用的耐久性限位器,它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安装支架、固定在车门上的限位盒、提供缓冲力的橡胶缓冲块、限位臂、夹紧机构,其中限位臂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具有两个沿限位臂长度方向上分布的限位凸起,限位臂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橡胶缓冲块安装在限位臂的另一端,且被安装在限位臂上的销轴限位;限位臂穿过限位盒与安装在限位壳内的夹紧机构配合;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限位臂上的四个限位凸起中位于限位臂下端面上的两个限位凸起的下端分别具有一个限位平面。
本发明设计的车门限位器为弹簧式限位器,传统的弹簧式限位器,当开门的时候,限位盒便会沿着限位臂进行运动。由于限位臂上做有高低不同的结构,压缩弹簧便会有不同的弹性变形,这样就需要人在开门的时候用不同的力进行关门。在每一个限位的位置点,便能起到对车门的限位作用。橡胶缓冲块对车门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滚轮、安装板、安装架、压缩弹簧、限位板、导轨壳、滑块、第二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触发板、制动机构,其中两个安装板通过上下滑动配合安装在限位盒内,滚轮通过转动配合安装在安装架上,两个安装架分别通过两个压缩弹簧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个安装板上;两个滚轮与限位臂滚动配合;所述限位盒内通过上下滑动配合还安装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的一端通过一个连接块与上侧的安装板连接;第二齿条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三齿条的传动与下侧的安装板连接;导轨壳安装在限位盒内,滑块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导轨壳内,且滑块与导轨壳单向滑动配合;第一齿轮通过旋转配合安装在滑块上,且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位于第一齿轮圆心的两侧;限位盒中还安装有对第一齿轮与滑块之间的旋转起制动作用的制动机构;限位臂上安装有触发板,触发板控制制动机构制动与否;所述限位臂安装有橡胶缓冲块一端的侧面还安装有对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起到挤压作用的挤压块;限位板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滑块上,所述限位板与上侧的安装板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3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