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超短基线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4040.9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元;毋瑾超;吴振利;冯海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G01S1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叶帅东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超短 基线 固定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超短基线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包括:位于船体一侧的收放杆,所述收放杆与船体转动配合;超短基线本体,所述超短基线本体与收放杆顶端连接固定;还包括推进组件,所述推进组件用于配合收放杆进入海水中;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固定推进组件;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入海中的收放杆,通过行驶过程中水流的作用,通过抵压板带动转动杆向下转动,并通过压板配合限位槽封堵卡槽,减少转动杆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少转动杆转动支撑点的受力,避免转动杆的转轴容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短基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便携式超短基线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USBL(超短基线)是一种水下定位技术,目前被普遍应用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打捞等海洋生产开发方面,主要用于确定ROV、ads、潜水员、水下其他载体的水下精确位置。
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由发射换能器、应答器、接收基阵组成。发射换能器和接收基阵安装在船上,应答器固定在水下载体上。发射换能器发出一个声脉冲,应答器收到后,回发声脉冲,接收基阵收到后,测量出X、Y两个方向的相位差,并根据声波的到达时间计算出水下装置到基阵的距离R,从而计算得到水下探测器在平面坐标上的位置和水下探测器的深度。
船舶行驶过程中,在水流的作用下,收放杆会出现晃动现象,又收放杆深入海水的瞬间,由于海水的抵挡以及船舶行驶的作用力,对转动杆产生极大的反震力,使转动杆转动支撑点受力过大,长时间影响下,转动杆转轴容易损坏,且由于船舶装载重量不同,吃水线高度不同而变化,转动杆进入海水的高度不同,为此,我们提出便携式超短基线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超短基线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超短基线固定装置,包括:位于船体一侧的收放杆,所述收放杆与船体转动配合;超短基线本体,所述超短基线本体与收放杆顶端连接固定;还包括推进组件,所述推进组件用于配合收放杆进入海水中;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固定推进组件;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入海中的收放杆。
优选的,所述推进组件包括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船体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前后方呈对称结构于船体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活动槽,所述活动块与第一活动槽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块远离船体一侧转动配合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中部固定连接有穿入活动块中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一侧通过穿出活动块的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多个转板,所述第一转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抵压板,所述抵压板与第二活动槽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收放杆的转轴连接固定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齿,所述第一转盘后方设有与船体转动配合的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卡齿,所述第二转盘一侧的第二连接杆穿入船体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后方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下方设有第一固定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与第四锥齿轮连接固定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出船体并穿入第一活动槽内,所述活动块顶部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前侧面呈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块,所述固定杆后侧面呈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卡块,两个所述第二卡块之间与第一卡块通过转动固定杆完成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调节转圈、位于收放杆前方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与船体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后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固定块后部开设有与卡槽连通的限位槽,所述调节转圈中部固定连接有穿过第一固定块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底端穿入第二固定块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与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端部固定连接有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