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的轻质中熵合金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921.9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成桃;张帅;曹俊生;胡志同;王庆艳;张自生;王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0/00 | 分类号: | C22C30/00;C22F1/00;C22C1/0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冈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陈源鸿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温 力学性能 优异 轻质中熵 合金 及其 加工 工艺 | ||
一种具有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的轻质中熵合金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合金各组分元素主要为:Al、Ti和V,按原子百分比为Al含量10at.%‑60at.%,Ti含量15at.%‑50at.%,V含量15at.%‑45at.%,杂质总含量0.01at.%‑0.05at.%。本发明通过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制备合金铸锭,然后对铸锭进行包套退火热处理和等温拔长以及时效处理,制备出的新型轻质高强Al‑Ti‑V中熵合金制品组织和力学性能均匀,材料纯净度高,在加工过程中不易产生开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的轻质中熵合金及其加工工艺,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一代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对发动机、热防护系统等用金属结构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进一步降低重量、提高结构效率是先进飞行器的重要发展方向。钛及其合金由于具有低密度,良好的抗蠕变性、极强的耐腐蚀性和相对强度优势,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运输等一些重要行业中均有应用。但由于使用温度不高,中等温度下强度较低,因此,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具有更高使用温度和低密度的中熵合金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可形成简单固溶体减少复杂相,且不同元素带来理化性能的鸡尾酒效应,使得其具有优良的强度与塑性、高温稳定性和耐蚀性等,另外低密度可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低密度耐高温中熵合金可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隔板、热区蒙皮和高性能涡轮盘,也可应用到新一代战略导弹和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动力装置中。
随着中熵合金的发展和轻量化急切需求,制备低密度中熵合金制品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大部分中熵合金由于具有本征脆性,导致其可加工性差,制品加工窗口非常窄,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均匀变形,从而导致变形试样表面开裂,成品率低。而包套拔长是一种高效、简易、对设备要求不高的热加工工艺,是目前国内各类难变形合金拔长变形最有效的手段。经包套包裹合金拔长变形,可以减少合金在变形过程中热量的散失,防止变形过程中的高温氧化,保持合金各部分等温,变形均匀。因此采用包套退火热处理及拔长技术制备Al-Ti-V 中熵合金制品,可防止高温氧化产生裂纹,促进显微组织均匀、细化,从而可提高Al-Ti-V 中熵合金的可加工性。经此工艺制备的制品,有望替代高密度高温合金和钛铝基合金应用于新型发动机关键结构部件,对发展新一代战略导弹和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动力装置等军用装备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轻质中熵合金并实现其制品加工工艺。本发明通过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双真空两联法制备铸锭,对铸锭包覆后进行退火热处理,再等温拔长并时效热处理,最终获得高强韧均质的新型轻质中熵合金制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的轻质中熵合金,该合金各组分元素主要为:Al、Ti和V,按原子百分比为Al含量10at.%-60at.%,Ti含量为15at.%-50at.%,V含量10at.%-45at.%,杂质总含量0.01at.%-0.05at.%。
一种具有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的轻质中熵合金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真空感应+真空自耗双真空两联法制备铸锭,按上述质量百分比控制合金成分,在熔炼过程中通过电磁搅拌使合金元素均匀化,改善成分偏析现象;
步骤二:采用厚度为2-5mm的纯钛对铸锭进行包覆,然后在800-1300℃保温2-12h包套退火,退火结束后采用空冷,可释放应力,增加材料韧性;
步骤三:包套热处理后在大于800吨油压机上进行等温拔长,拔长温度1000-1250℃,拔长比大于2,随后空冷;
步骤四:拔长制品进行100-600℃保温2-24h时效热处理,而后空冷,获得高强韧均质的新型轻质中熵合金制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9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