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透镜阵列的激光并行直写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890.7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津;周常河;贾伟;谢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郑浦娟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透镜 阵列 激光 并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超透镜阵列的激光并行直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平台(9),用于放置光栅基片;
激光直写光路组件,其中,
所述激光直写光路组件包括蓝光激光光源(1)、透镜(2)、小孔(3)、透镜(4)、超透镜阵列(6)和显微镜(7),蓝光激光光源(1)输出的光束依次经过透镜(2)、小孔(3)、透镜(4)准直扩束,再入射到超透镜阵列(6)上,最后由显微镜(7)聚焦于移动平台上待刻写的光栅基片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并行直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透镜阵列为超临界透镜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并行直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透镜阵列为平面衍射透镜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并行直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透镜阵列(6)放置于转台(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并行直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蓝光激光光源(1)、转台(5)以及移动平台(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并行直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具有超透镜旋转控制模块、平台位置调整模块、光源控制模块,所述超透镜旋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转台(5)的转动;所述平台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控制移动平台(9)的精密移动;所述光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蓝光激光光源(1)的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并行直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为计算机(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并行直写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平台(9)上设置有样品微调台(8),所述光栅基片放置于所述样品微调台(8)上。
9.一种基于超透镜阵列的激光并行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将待刻写的光栅基片放置于移动平台(9);
S2、利用蓝光激光光源发射出光束,光束依次经过透镜(2)、小孔(3)、透镜(4)准直扩束,再入射到超透镜阵列(6)上,产生多路光点;
S3、多路光点通过显微镜(7)聚焦于待刻写的光栅基片表面,最终在光栅基片表面形成掩模图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并行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之前,将超透镜阵列(6)放置于转台(5)上;
在激光直写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10)的超透镜旋转控制模块控制转台(5)的转动,通过平台位置调整模块控制移动平台(9)的精密移动,通过光源控制模块控制蓝光激光光源(1)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8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基粉煤灰掺合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定位方法及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