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596.6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郭相武;王智勇;赵志;曾伯川;颜修品;李连方;邓存俊;席利萍;兰剑;龚斯昆;赵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01;E21D11/10;E21D11/18;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小彬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联拱 隧道 塌方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方法,解决了隧道塌方段处理初期支护沉降量过大侵占二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三导洞法结合双排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法进行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在处理双联拱隧道塌方时通过双排超前小导管注浆固结形成有效的承载拱,中导洞、双侧导洞先行,有效地缩短正洞初期支护系统成形时间,达到隧道塌方段处理短进尺、勤支护的要求,同时有效地控制初期支护钢架下沉量,确保塌方处理的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塌方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处理隧道塌方段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但如果遇到隧道塌方段为大跨、浅埋、富水双联拱塌方段,台阶法施工过程中必然造成拱部钢架外露、悬空,隧道下部开挖后必然造成拱部下沉,沉降速率无法控制和掌握,容易失稳,造成再次坍方。
因此,设计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成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方法,采用三导洞法结合双排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法进行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
进一步地,施工时通过双排超前小导管注浆固结形成有效承载拱,采用包括中导洞和双侧导洞的三导洞法先行以有效缩短正洞初期支护系统成形时间,达到隧道塌方段处理短进尺和勤支护要求,同时有效控制初期支护钢架下沉量以确保塌方处理施工安全。
进一步地,三导洞法结合双排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法进行双联拱隧道塌方段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中导洞及两侧导洞开挖;
步骤2、中导洞及两侧导洞初期临时支护;
步骤3、中导洞先行贯通;
步骤4、浇筑中隔墙;
步骤5、一侧导洞超前支护;
步骤6、一侧导洞上台阶开挖;
步骤7、一侧导洞上台阶初期支护;
步骤8、一侧导洞下台阶开挖;
步骤9、拆除一侧导洞初期临时支护;
步骤10、一侧导洞仰拱浇筑;
步骤11、一侧导洞边墙及拱部二衬浇筑;
步骤12、另一侧导洞超前支护;
步骤13、另一侧导洞上台阶开挖;
步骤14、另一侧导洞上台阶初期支护;
步骤15、拆除另一侧导洞初期临时支护;
步骤16、另一侧导洞下台阶开挖;
步骤17、另一侧导洞仰拱浇筑;
步骤18、另一侧导洞边墙及拱部二衬浇筑。
进一步地,中导洞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开挖,上台阶开挖高度为5m、长度为3m,上台阶加快进度以先行贯通;中导洞初期支护结束后,立刻施作中隔墙,中隔墙完成后,选定先开挖一侧导洞,并且在开挖一侧导洞前先在未开挖侧从上至下均匀施作Φ100横向钢管支撑;侧导洞施工时预埋压浆管以进行二次压浆处理,中隔墙灌注采用输送泵泵送,其模板采用定做钢模,保证外观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