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准锯齿防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595.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1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锯齿 防伪 方法 | ||
本发明高精准锯齿防伪方法,包括给编码设置众多孤立墨点,使孤立墨点轻微扩散,以产生锯齿边、发生变形、产生方向性;将孤点特征信息采集存储到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将孤点特征信息与备案信息匹配;若绝大多数孤点特征信息相符,防伪查验系统则将鉴别结论为真的信息反馈至智能手机。本发明可避免预印扩散剂涂层,可简化锯齿防伪印刷工艺,可降低印刷制造难度,可提高鉴别结论精准度,可避免改版麻烦,可改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本申请人自己的中国专利“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的改进技术——高精准锯齿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授权了本申请人的一种锯齿防伪方法,包括向承印物上印刷编码或/和图文,使编码或/和图文边沿随机产生个性化锯齿边;对所印编码或/和图文进行放大拍摄,以拍摄取得锯齿特征信息和编码;将通过放大拍摄所取得的锯齿特征信息、对应编码存储备案到接入互联网的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作为防伪特征备案信息,以备公众使用智能手机来查验真伪。为了使广大消费者手中现有的镜头分辨率≥800万像素的现行拍照手机(即智能手机)都能够准确识别锯齿,专利说明书中对锯齿尺寸S进行了优选,其锯齿尺寸S设定为0.3mm×0.3mm≥S≥0.05mm×0.05mm。为了尽量扩大锯齿,以便于现行各种镜头分辨率的智能手机都能够准确识别,专利说明书第[0014]至[0024]段,创新了十几种扩大锯齿的生产制造方法。实施实践总结显示:最稳定、最通用、最实用的扩大锯齿的方案是专利说明书第[0117] 段实施例三中的制造方案:预先印刷一个扩散(俗称浸润或润湿)剂涂层,然后,再将编码或/和图文印刷到扩散剂涂层上,促使未干油墨加速扩散,从而形成符合准确识别要求的约为0.3mm×0.3mm的大锯齿。然而,该预印扩散剂涂层方案需要占用一个印刷单元,对于许多现行喷码印刷机组来讲,已经没有多余的印刷单元用来预印扩散剂涂层,这就给印刷生产造成了极大困难。
研究显示:在二维码内制造出尺寸约为0.3mm×0.3mm的较大锯齿,生产质量难以掌控,易导致二维码识读率降低,甚至识读不出。为了避免较大锯齿干扰二维码识读,本申请发明人又研发了“码缘锯齿防伪方法及产品(CN112101500A和CN110866579A)”,它包括在印刷物上印设二维码(二维码通常是用黑白相间的墨块印刷而成的);在二维码附近0~2mm宽的空白区域印设一些稀疏的孤立墨点;促使孤立墨点的油墨随机扩散,形成锯齿;放大拍摄二维码,以获取锯齿的显微特征信息;将所获取的显微特征信息与二维码对应存储到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中,以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档案。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消费者手中现有各种智能手机的锯齿识别准确率,上述多项专利等实施方案,都需要预印扩散剂涂层,以产生尺寸接近0.3mm×0.3mm的大锯齿,这样就给印刷生产造成了极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高精准锯齿防伪方法,以避免预印扩散剂涂层,简化印刷生产工艺,降低印刷制造难度,提高鉴别结论精准度,改善用户体验。
一种高精准锯齿防伪方法,包括给每一个产品编印至少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编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给编码配设(最好是喷印)一些孤立墨点,使每一个编码拥有的孤立墨点总数n≥9个或12个或24个或36个或48个或60个或72个或80个或92个或200个;研究显示:每一个编码具有的孤立墨点总数越多,就越易识别、越难伪造;尤其是一个编码配设36~72个孤立墨点的技术方案,用户识别最为快捷、查验精准度最高;所述编码可以是一维码、数字编码、字母编码等具有唯一性的编码;
②将孤立墨点印刷到对其墨水具有浸润性(也称扩散性)的承印面上,使孤立墨点随机扩散,从而形成(随机)锯齿边、发生(随机)变形、产生(随机)方向性;例如在标准铜版纸上印刷孤立墨点时,即使不预印扩散剂涂层,孤立墨点也会产生微扩散和微变形,有些孤立墨点变成了不规则椭圆形、有些孤立墨点变成了不规则多边形、有些孤立墨点变成了曲边形,从而具有了方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