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打印复合无机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3400.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4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莫秀梅;袁征超;王晓宇;徐小青;吴凡;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0 | 分类号: | A61L27/10;A61L27/04;A61L27/56;A61L27/50;A61L27/22;A61L27/18;B33Y10/00;B33Y70/1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魏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打印 复合 无机 纳米 纤维 支架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复合无机材料纳米纤维气凝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负载无机材料纳米纤维气凝胶的镂空柱体支架;其中无机材料纳米纤维气凝胶为片层多孔结构;所述无机材料纳米纤维气凝胶为生物玻璃纳米纤维气凝胶、硼硅酸盐纳米纤维气凝胶中的一种;
所述复合无机材料纳米纤维气凝胶支架由下列方法制备:
(1)将无机材料纳米纤维膜和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混合,匀浆粉碎处理,得到无机纳米纤维混合液;
(2)通过三维打印制备镂空柱体支架;
(3)将无机纳米纤维混合液与镂空柱体支架在模具中浇筑成型,戊二醛交联,浸泡谷氨酸溶液,漂洗,冷冻干燥,得到复合无机材料纳米纤维气凝胶支架;
其中浇筑成型具体为:将镂空柱体支架与套筒进行组装,然后将无机纳米纤维混合液浇筑在模具中,浇筑好后先置于-20℃条件下2-4h,再置于-80℃条件下12-24h,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24-48h冷冻干燥。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无机材料纳米纤维气凝胶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无机材料纳米纤维膜和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混合,匀浆粉碎处理,得到无机纳米纤维混合液;
(2)通过三维打印制备镂空柱体支架;
(3)将无机纳米纤维混合液与镂空柱体支架在模具中浇筑成型,戊二醛交联,浸泡谷氨酸溶液,漂洗,冷冻干燥,得到复合无机材料纳米纤维气凝胶支架;
其中浇筑成型具体为:将镂空柱体支架与套筒进行组装,然后将无机纳米纤维混合液浇筑在模具中,浇筑好后先置于-20℃条件下2-4h,再置于-80℃条件下12-24h,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24-48h冷冻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机材料纳米纤维膜由下列方法制备:通过将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无机材料溶液和溶剂的混合液静电纺丝得到高分子聚合物/无机材料纳米纤维,干燥,煅烧,获得无机材料纳米纤维膜;所述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为丝素或明胶;所述匀浆粉碎处理为转速8000-13000rmp,匀浆时间5-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真空度为-35~ (-25)kPa,干燥温度为22-26℃,干燥时间为24-48h;所述煅烧为煅烧温度600-800℃,时间3-5h;所述静电纺丝为共轭静电纺丝,共轭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 正向电压15-18kV,负向电压15-18kV,纺丝速率0.03-0.05mL/min,共轭纺丝距离35-40cm,共轭纺丝针头20G,与水平呈30-45°角,缠绕辊转速15-25rpm/min,缠绕辊上悬垂的锡箔纸作为接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明胶、丝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材料溶液为生物玻璃盐溶液、硼硅酸盐溶液中的一种;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玻璃盐溶液:含原硅酸四乙酯、磷酸三乙酯、四水硝酸钙、硝酸锶、HCL、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混合,得到生物玻璃盐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镂空柱体支架的材料为聚己内酯PCL,直径6-12mm,高度3-8mm,平面线条交联角度选择4组,角度任意;三维打印具体工艺为:打印机针头移动速度为1.0-1.2 mm/s,喷料速度为0.02-0.03mm/s,打印机管腔温度为78-80℃,打印机针头温度为75-80℃,针头选用23G点胶针头,平面线距3.0-4.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戊二醛交联为放置在戊二醛蒸汽中交联24-48h;所述浸泡谷氨酸溶液为浸泡再含谷氨酸的0.5M盐酸溶液中12-24h,其中谷氨酸的浓度为0.3-10%。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无机材料纳米纤维气凝胶支架在制备大块骨缺损的修复、骨再生支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4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