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逐级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350.9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华光明;任志强;赵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清川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3/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春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逐级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逐级输送系统,包括负压收集器,负压收集器与用户端排水管连接,负压收集器能将用户端的污水进行收集,同时负压收集器还通过逐级输送组件连接负压动力中心,负压动力中心能使逐级输送组件内处于负压状态,负压状态下的逐级输送组件能将负压收集器中的污水进行排出,逐级输送组件包括多段负压收集管,每段负压收集管均呈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负压收集管内的污水流动方向相同,每两段负压收集管之间通过提升弯连接。通过增加逐级输送组件,使污水能沿倾斜的负压输送管进行输送,并达到一定深度后,利用提升弯进行提升,提高了污水输送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污水与管道之间的水损,保证了整个负压输送系统的高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压排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负压排水系统的污水逐级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负压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泵抽取负压动力中心及管网内的空气,形成负压状态,通过负压收集管网把负压状态传送到用户终端,利用负压收集管道内的负压实现抽吸污物的能力。通过负压便器、负压收集器、负压管等,实现将污水由负压污水管网输送到负压动力中心进行收集。与传统的重力污水排放系统相比,负压排水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适用范围广;系统密封性高;管径小、埋深浅、无淤泥、运行费用低等多种优点。负压排水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排水系统,其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广泛使用场合和优越的工程与技术经济的优势。
但是,现阶段的负压收集系统具有很明显的弊端,当系统开启时,管道内部的气液比发生变化与设计时所计算的气液比产生较大误差,同时管道敷设的不规范以及负压动力中心的设置偏差给整个负压排水系统的运作产生了很大的负担。
因此本发明专利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旨在发明一种污水逐级输送系统。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逐级输送系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逐级输送系统,包括负压收集器,所述负压收集器与用户端排水管连接,所述负压收集器能将用户端的污水进行收集,同时所述负压收集器还通过逐级输送组件连接负压动力中心,且所述负压动力中心能使逐级输送组件内处于负压状态,且负压状态下的所述逐级输送组件能将负压收集器中的污水进行排出,所述逐级输送组件包括多段负压收集管,且每段所述负压收集管均呈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负压收集管内的污水流动方向相同,同时每两段所述负压收集管之间通过提升弯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压收集管的倾斜程度不小于0.2%。即具体在负压收集管的设置中,0.2%的意思为每100米的负压收集管至少降0.2米的意思,当污水在负压收集管内流动时,能对污水进行加速,同时使污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抵消了污水与负压收集管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了负压收集管的水损。
优选地,所述提升弯包括两个45度弯头,且两个45度弯头分别相邻的两段负压收集管连接,同时两个45度弯头也互相连通。即两个45度弯头分别连接最低处的负压收集管和最高处的负压收集管,即两个45度弯头形成一个折弯,此为提升弯,设置提升弯的意义在于,减少了因长度过长,导致负压收集管的埋深过大,同时也减小了水损。
优选地,所述负压动力中心包括储能罐与储液罐,且所述储能罐能给逐级输送组件提供负压,且所述储液罐能将逐级输送组件输送的污水进行收集。即负压动力中心集合储能罐与储液罐为一体,方便操控的同时减少了故障点,也极大的减小了占地需求。而且储能罐和储液罐还可合并设置,即储能罐与储液罐可以做成一个罐子,进水在储能罐里实现。
优选地,所述负压收集器内还设置有界面阀,所述界面阀上同时设置有吸水管和出水管,且在所述界面阀的作用下,所述吸水管能将水吸入,并通过所述出水管将水排出,所述出水管连接负压收集管,同时在所述吸水管上还设置旁路管,且所述旁路管连接调节阀,且所述调节阀能调节旁路管的流量,同时能通过所述调节阀将空气沿旁路管进入吸水管内。在负压收集器内设置了进气结构,能保证出水管内的气液比,提高输送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清川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清川同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