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废铜回收利用的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53259.7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0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新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3/06;B08B3/14;B08B13/00;F26B5/08;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胡倩 |
| 地址: | 3350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利用 清洗 装置 | ||
一种用于废铜回收利用的清洗装置,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上设有清洗室;进水管与清洗室连通;第一升降装置的底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二升降装置连接固定座和连接板;转盘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转动件与转盘传动连接;紧固装置连接清洗筒和转盘;回水管连通清洗室和储水箱;固定件内设有加热室;固定座内设有连接腔,固定座的顶部设有固定管;转盘上竖直设有喷射管,且喷射管向上插入连接腔中;抽水管与储水箱连通,输水管的末端设有两支管,且其中一组支管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组支管与固定管连接;抽风管与加热室连通,送风管与固定管连接。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集清洗与烘干功能于一体,清洗效果和烘干效果较佳,有助于对废铜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铜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废铜回收利用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铜元素是一种金属化学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铜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属于重金属;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铜矿物与其他矿物聚合成铜矿石,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而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产出的金属,也存在于各种矿石中,能以单质金属状态及黄铜、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工程技术和工艺上;目前在对废铜块进行回收时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清洗操作主要通过人工来进行,费时费力,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有待提高,并且清洗后由于废铜块表面留有水溶液,容易造成废铜块的锈蚀,有待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废铜回收利用的清洗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集清洗与烘干功能于一体,清洗效果和烘干效果较佳,有助于对废铜进行回收利用。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废铜回收利用的清洗装置,包括固定件、储水箱、支撑柱、固定板、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固定座、转盘、清洗筒、回水管、进水管、水泵、鼓风机和紧固装置;
固定件设置在储水箱上,固定件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清洗室;清洗室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进水管设置在固定件上并与清洗室连通;固定板水平设置于固定件的上方,支撑柱竖直设置并连接固定件和固定板;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固定板上,且第一升降装置的底端与连接板连接;固定座水平设置于连接板的下方,第二升降装置连接固定座和连接板;固定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动件;转盘水平设置并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转动件与转盘传动连接;清洗筒向下插入清洗室内,紧固装置连接清洗筒和转盘;
储水箱内设有过滤装置,回水管连通清洗室和储水箱;固定件内设有加热室,固定件上设有与加热室连通的进气口,加热室内设有第二加热装置;固定座内设有连接腔,固定座的顶部设有与连接腔连通的固定管;转盘上竖直设有喷射管,且喷射管向上插入连接腔中;水泵设置在储水箱上,水泵上设有抽水管和输水管;抽水管与储水箱连通,输水管的末端设有两支管,且其中一组支管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组支管与固定管连接;鼓风机设置在固定件上,鼓风机上设有抽风管和送风管,抽风管与加热室连通,送风管与固定管连接;回水管、送风管和两支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清洗筒上均匀设置第一通孔,喷射管上均匀设置第二通孔。
优选的,紧固装置包括连接件、拉杆、弹簧和固定杆;
连接件设置在转盘上并位于清洗筒的两侧,拉杆横向设置并穿过连接件;拉杆上设有拉环和压紧件,且拉环和压紧件位于拉杆的两端;弹簧套设在拉杆上并连接压紧件和连接件,清洗筒上设有插槽,固定杆横向设置在压紧件上并插入插槽中。
优选的,固定座的底部设有环状的限位导向槽,转盘的顶部设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位于限位导向槽中并与转盘滑动连接。
优选的,支撑柱上横向设置电动伸缩杆,第一升降装置的顶端设有滑动件,滑动件与固定板滑动连接,且电动伸缩杆与滑动件连接。
优选的,储水箱上设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上设有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新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新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