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改良多功能微创手术辅助导板、设计方法、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256.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隋航;曹志刚;李国良;李兴泽;张伟;刘阳;蓝孝全;王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18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多功能 手术 辅助 导板 设计 方法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3D微创手术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3D改良多功能微创手术辅助导板、设计方法、操作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设计穿刺导板底座及带角度尺的可调角度的穿刺通道;穿刺底座与穿刺通道整合,利用3D转化技术确定并打印基底节区脑出血及丘脑出血经额穿刺导板。3D改良多功能微创手术辅助导板包括:带角度尺的可调角度的穿刺通道;所述穿刺通道固定在穿刺导板底座上。所述穿刺通道内径5mm。本发明利用3D打印转化技术,设计制备一款3D改良多功能微创穿刺手术导板,解决脑出血紧急微创手术的需求,及满足临床多元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微创手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改良多功能微创手术辅助导板、设计方法、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底节区及丘脑解剖位置在CT影像OM线上4-6cm层面。
基底节区脑出血及丘脑出血微创穿刺手术平面即为此平面,目前更多采用经额穿刺,安全宜操作,效果良好。
相关论文:3D打印技术辅助额前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01);
相关专利: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经额穿刺引流辅助导板专利号:ZL 2019 20941094.0.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脑出血微创手术徒手穿刺,精准无保障,尤其是丘脑出血,穿刺不准确导致效果差,甚至再损伤。
神经导航可保障微创穿刺的准确性,但价格昂贵,大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此条件;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可部分解决此类问题,但是临床亦存在创伤稍大、设备昂贵、技术要求较高,低年资医生无法完全掌握实施。
3D打印技术转化,个体化打印辅助导板辅助微创穿刺手术能有效保障手术精准,但是导板制备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对丘脑出血合并急性脑积水及脑疝早期病人时间不允许,另只能个体化应用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改良多功能微创手术辅助导板、设计方法、操作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改良多功能微创手术辅助导板的设计方法,包括:
以穿刺点为中心,设计穿刺导板底座及带角度尺的可调角度的穿刺通道;
穿刺底座与穿刺通道整合,利用3D转化技术确定并打印基底节区脑出血及丘脑出血经额穿刺导板。
进一步,所述设计穿刺导板底座及带角度尺的可调角度的穿刺通道前,需进行:
确定穿刺平面为OM线上5cm,确定常规穿刺点为此平面中线左右旁开2.5cm处。
进一步,所述穿刺通道内径5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改良多功能微创手术辅助导板,包括:
带角度尺的可调角度的穿刺通道;
所述穿刺通道固定在穿刺导板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穿刺通道位于穿刺导板底座中心。
进一步,所述穿刺通道内径5mm。
所述3D改良多功能微创手术辅助导板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
(1)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
(2)将扫描获得的DCIOM图像数据导入医学建模软件MIMICS中,按照不同的CT阈值范围将所需不同的组织进行提取建模,脑内出血阈值范围60~80Hu,颅骨280~1500Hu,皮肤-80~100H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未经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