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用输送泵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484.9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汤寄予;高丹盈;田怡轩;程站起;房栋;杨林;庞育阳;谷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17/03;B28B1/00;F04B53/10;F04B53/16;F04B53/00;F04B53/18;F04B1/02;B28B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余炎锋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输送 | ||
本发明属于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领域。一种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用输送泵,包括泵体、圆盘阀、回转驱动部、并排布设在泵体内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泵缸活塞和泵送驱动部,圆盘阀回转支撑设置在泵体内,圆盘阀的上部设置有接料口,圆盘阀的周向间隔120°设置有吸料口、第一换向口和第二换向口,吸料口与接料口通过吸料管连通,第一换向口和第二换向口通过换向管连通;回转驱动部驱动圆盘阀转动动作;泵体上设置有输料管;在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均设置有泵缸活塞;泵送驱动部驱动泵缸活塞在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动作。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环保高效,能够保障泵送的性能,且控制精准度,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用输送泵。
背景技术
以3D打印等增材制造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混凝土技术迈向了更高水平,发展成以三维建模、机电控制、信息处理和材料科学等为基础的新型3D打印混凝土技术。该技术可在建造前精确计算原材料用量,打印中可调控拌合物性能和用量,无需模板支撑和振捣,便于复杂构件的建造,最大程度地实现节能节材及对结构的优化。但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无论是材料还是制造装备都尚未成熟。3D打印对混凝土性能要求较高,传统混凝土已很难满足,现有理论亦不能很好的指导3D打印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如,3D打印混凝土必须具备优异的触变性,确保打印时有足够的流变性以便从喷嘴挤出,打印后能在空气中快速凝结硬化且具有足够的体积稳定性和适宜的早期强度,以承载自身和后续层重量,防止出现过大累积形变及塌落、倾斜等失稳现象。前后打印层间还应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性能及较高的基准强度,避免因界面过渡层导致的强度衰减。这使得具有较高基准强度和优良耐久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成为3D打印混凝土的理想选择,但UHPC为获得密实的微结构添加了硅灰等高活性微粉,为提高强度又采用了较低的水胶比,为满足流变性性要求又添加较多的外加剂,为提高均质性又剔除了粗骨料,致使胶凝材料总量和外加剂用量都远高于常规混凝土,使拌合物更为粘稠,可泵性较差,对混凝土泵的结构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混凝土泵通常采用闸板阀或S管阀结构。闸板阀泵由于结构限制使密封压力较低,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用Y形管去连接混凝土泵的双缸体和输送管,降低了输送压力。此外,在垂直输送管前方还需安装长度为泵送高度一半的水平输送管,但由于闸板对混凝土垂直方向产生的流体压力有很大的敏感性,形成的液压阻力限制了闸板阀泵的输送高度。S管阀泵可克服闸板阀泵输送高度低的缺点,但对于粘度高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较高的粘滞阻力会使S管阀摆缸的动作不到位,严重时甚至不动作,而且,恒压泵为摆动缸提供的压力不足时也会使S管阀出现摆动异常现象,导致泵送系统输送混凝土的压力不足,降低其工作效率,也会加剧运动件的磨损,同时,液压活塞式输送缸还存在功耗大、使用寿命低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结构合理、环保高效,且更适于对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输送的新型混凝土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用输送泵,其结构设计合理,环保高效,能够保障泵送的性能,且控制精准度,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D打印超高性能混凝土用输送泵,包括:
泵体;
圆盘阀,其回转支撑设置在所述泵体内,所述圆盘阀的上部设置有接料口,所述圆盘阀的周向间隔120°设置有吸料口、第一换向口和第二换向口,所述吸料口与所述接料口通过吸料管连通,所述第一换向口和所述第二换向口通过换向管连通;
回转驱动部,其驱动所述圆盘阀转动动作;
并排布设在所述泵体内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分别与第一换向口、第二换向口和吸料口对应;
泵缸活塞,在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内均设置有泵缸活塞;以及
泵送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泵缸活塞在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3D打印机喷头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运行监控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