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气体数显传感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1714.X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胜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邢黎华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气体 传感 控制系统 | ||
一种红外气体数显传感控制系统,涉及红外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控制系统包括红外气体传感探头、前置运放模块、传感器控制模块、数显终端模块、主电源模块、DC‑DC双电源模块、AC‑DC双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继电器以及输入分压量程模块;红外气体传感探头与前置运放模块连接,前置运放模块与传感器控制模块连接,传感器控制模块与数显终端模块连接,控制系统与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主电源模块连接,主电源模块与DC‑DC双电源模块连接,DC‑DC双电源模块与传感器控制模块连接,AC‑DC双电源模块与红外气体传感探头、前置运放模块连接。本发明是一种集气体采集、传感转换、数字显示的智能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和农业自动化理想的气体传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气体检测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红外气体数显传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作为常见的一种气体成分,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嗅而略有酸味的气体,在很多场合需要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现有技术中测定浓度的方法常见有利用红外线测控方法进行检测气体浓度,红外二氧化碳气体分析控制原理如下:由于各种物质分子内部结构的不同,就决定对它们不同波长线选择性吸收,即物质只能吸收对应一定波长的光。以二氧化碳气体析为例,红外线光源发射出1-20um的红外光,通过一定长度的气室吸收后,由红外传感器检测透过4.26um波长窄带滤光片,最终接收到的红外光强度经过换算后以此表示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其它气体红外测控方法可以此类推,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在专业实验室先完成红外检测试验,得到很多数据,基于数据可以得到分析图,工作人员再基于数据、分析图在专业软件上换算得出浓度值,此种检测方式为传统的实验方法,基本依靠人工操作以及计算,智能性较差,流程较为繁琐,耗费时间长,容易存在误差,影响数据的精度,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红外气体数显传感控制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气体数显传感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红外气体传感探头、前置运放模块、传感器控制模块、数显终端模块、主电源模块、DC-DC双电源模块、AC-DC双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继电器以及输入分压量程模块;
所述红外气体传感探头、前置运放模块、传感器控制模块、数显终端模块、主电源模块、DC-DC双电源模块、AC-DC双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继电器以及输入分压量程模块均集成于所述控制系统中;
所述红外气体传感探头用于检测红外气体分析工作室中的红外光,所述红外气体传感探头与所述前置运放模块连接,所述前置运放模块与所述传感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模块与所述数显终端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主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主电源模块与所述DC-DC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DC-DC双电源模块与所述传感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AC-DC双电源模块与所述红外气体传感探头、前置运放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气体传感探头包括辐射型敏感元件、电源E、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电源E串联连接有所述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源E还并联连接有所述电阻R4、电阻R3;
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之间形成闭环回路,所述电阻R1、电阻R4之间设有检测桥路①、所述电阻R1、电阻R2之间设有检测桥路②,所述电阻R2、电阻R3之间设有检测桥路③,所述电阻R3、电阻R4之间设有检测桥路④;
所述辐射型敏感元件对应接入所述检测桥路①、检测桥路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运放模块包括CG2芯片、灵敏度微调节单元、输出调零单元;
所述CG2芯片设有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