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钢异种金属混合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1659.4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腾;石红杰;李冲;许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7/08 | 分类号: | B22F7/08;B22F3/15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宋晨炜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异种 金属 混合 连接 方法 | ||
一种钛‑钢异种金属混合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固体和粉体,若固体为钢,则粉体为钛粉,若固体为钛,则粉体为钢粉;步骤2、在固体的连接表面加工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两个相对侧表面或四侧表面与固体的连接表面夹角为α,0°<α<90°,得到加工后的固体;步骤3、将加工后的固体放于包套中,加工后的固体的凸起结构朝上设置,并将粉体填充在固体的上部,将包套密封,将密封后的包套放入热等静压炉中,经高温高压得到钛钢异种金属。在钛/钢界面冶金结合的基础上增加机械结构,经热等静压形成混合连接,提升界面力学综合性能,且具有较高的界面抗冲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钛-钢异种金属混合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异种金属焊接在先进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其将多种性能集于一身被应用到很多工业领域。
钛/钢异种金属连接, 可使钢的良好焊接性、低成本与钛合金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等相结合, 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构件,充分发挥两种材料在性能和经济上的互补优势,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和船舶等领域。
钛与钢的焊接属于异种金属焊接中的一大难题,目前研究钛/钢异种焊接的方法较多,基本涵盖了主要的焊接手段,如熔化焊(电子束焊、激光焊等)、压焊(扩散焊、摩擦焊、爆炸焊等)、钎焊等。现有方法研究重点都集中在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或采用中间层等手段,以提高界面的冶金结合力来提升界面力学性能如图1所示,但由于钛和钢两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单靠冶金结合力,提升效果不明显,且无法实现较高抗冲击性能,无法满足苛刻工况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新提出一种钛-钢异种金属混合连接方法,在钛/钢界面冶金结合的基础上增加机械结构,经热等静压形成混合连接,提升界面力学综合性能,且具有较高的界面抗冲击性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钢异种金属混合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固体和粉体,若固体为钢,则粉体为钛粉,若固体为钛,则粉体为钢粉;
步骤2、在固体的连接表面加工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两个相对侧表面或四侧表面与固体的连接表面夹角为α,0°<α<90°,得到加工后的固体;
步骤3、将加工后的固体放于包套中,加工后的固体的凸起结构朝上设置,并将粉体填充在固体的上部,将包套密封,将密封后的包套放入热等静压炉中,经高温高压得到钛钢异种金属。
热等静压炉内温度为900℃-1100℃,压力为100MPa-150MPa,保温时间为1h-3h,包套随炉升温和降温。
凸起结构的两个相对侧表面与固体的连接表面夹角相同。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实现钛和钢异种金属界面混合连接,提升钛/钢界面力学性能,界面连接强度≥400MPa,界面剪切强度≥200MPa,界面抗冲击KV2≥40J。本发明相比现有钛/钢焊接利用纯冶金连接方式,增加了机械结合,提升了界面结合力和抗冲击等综合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钛-钢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钛-钢混合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体的凸起结构夹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成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低倍金相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高倍金相图;
图中:1、固体,2、粉体,3、包套,4、凸起结构,5、热等静压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钛-钢异种金属混合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