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用云端防凝露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1419.4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崔培培;马长州;高冬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1/04 | 分类号: | F25D21/04;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云端 防凝露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用云端防凝露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冰箱用云端防凝露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智能控制器、翻转梁、加热器、环温传感器、云端服务器以及云端数据库;智能控制器以及环温传感器安装在冰箱顶部;翻转梁安装在冰箱冷藏室门体侧面;翻转梁内嵌安装加热器;智能控制器分别与加热器以及环温传感器电信号连接;云端服务器分别与智能控制器以及云端数据库无线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云端数据库,智能控制器与云端服务器交互,获取冰箱所在位置,并通过云端服务器获取冰箱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搜索附近家电设备所检测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参数,根据区域IP位置和环境参数差距,确定翻转梁加热器的加热比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箱用云端防凝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用云端防凝露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法式或十字对开多门冰箱一般在两扇冷藏室门体之间设计有翻转梁。由于结构及材料的局限性局部保温性能较差,冰箱正常制冷时该部位表面温度较低易产生凝露。为防止凝露一般在其内表面粘贴电加热器,通过电加热提高表面温度。现有技术方案在冰箱表面设置温湿度传感器,计算不同湿度下上述冰箱在不同温湿度加热量,控制整个加热器的开停比例。
这种防凝露的控制方法直接受制于冰箱所带的温湿度精度或好坏或通风情况等的影响,用户长时间使用,可能会有上述情况的发生,导致控制翻转梁加热不够精确,可靠性受限。同时,受生产成本现在,湿度传感器相比温度传感器,成本增加较高,存在部分带翻转梁加热器的产品,不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无法获取冰箱附近湿度,往往按固定的加热比例进行加热。此种情况又会导致高湿度情况下翻转梁表面凝露,低湿度情况下加热过于频繁,浪费能源。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CN110173946A制冷装置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公开采用云端搜索空间位置最近的制冷设备检测到的温度和湿度,用于控制该制冷装置加热器开停。但由于各用户使用状态不同,此种方法对制冷设备的控制仍然存在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用云端防凝露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用云端防凝露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冰箱用云端防凝露控制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翻转梁、加热器、环温传感器、云端服务器以及云端数据库;
所述智能控制器以及环温传感器安装在冰箱顶部;所述翻转梁安装在冰箱冷藏室门体侧面;所述翻转梁内嵌安装加热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分别与加热器以及环温传感器电信号连接;所述环温传感器检测冰箱的本体环境温度THb并传递至智能控制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分别与智能控制器以及云端数据库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云端服务器从所述智能控制器获取位置信息以及本体环境温度THb;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空间位置以及IP地址;
所述云端服务器传递空间位置至云端数据库,并从云端数据库获取空间位置环境温度THw以及空间位置环境湿度RHw;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空间位置获取距离最近的家电设备的最近环境温度THk以及最近环境湿度RHk;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IP地址获取冰箱所在IP地址的IP环境温度THp以及IP环境湿度RHp。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用云端防凝露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A00:云端服务器从所述智能控制器获取位置信息以及本体环境温度THb;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空间位置以及IP地址;
A01:云端服务器传递空间位置至云端数据库,并从云端数据库获取位置环境温度THw以及位置环境湿度RH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