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下穿滑坡的隧道抗滑加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1226.9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柱奎;冯冀蒙;朱林;张俊儒;黄学文;冯振;蒋辉;丁晓琦;王环;孙志伟;殳井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18;E21D21/00;E02D5/7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滑坡 隧道 加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下穿滑坡的隧道抗滑加固结构,包括有设置于隧道结构内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以及设置于隧道结构同一侧的多个抗滑桩,二次衬砌固定于初期支护的内壁上,多个抗滑桩沿隧道结构的走形方向均匀布置,每个抗滑桩通过对应的预应力锚索与初期支护的钢架层固定连接。本发明隧道结构的初期支护通过预应力锚索与侧方既有的抗滑桩建立固定有效连接,通过施加预应力来调整隧道结构的形状和位置,起到对隧道结构进行调整和加固的作用,使初期支护的钢架层调整到位,有利于增大隧道结构的整体刚度,有效提升了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下穿滑坡的隧道抗滑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滑坡灾害占65%左右,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西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铁路、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增大。而其建设受自然地理环境以及造价等因素的限制,线路不得不在崇山峻岭中穿梭,不可避免受各种不良地质灾害影响。目前国内很大数量的隧道,受滑坡变形诱发病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因此,隧道工程范围内滑坡灾害的处治对线路运营和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极其重要,研究价值极高。
目前滑坡地段隧道加固措施主要有滑坡治理措施和隧道加固措施两方面,但滑坡防治工程与隧道工程各自独立作用未能形成一个整体,未能充分发挥各构件的抗滑能力。对于已经在滑坡蠕动且隧道出现明显的变形的情况下,常用的处治手段就是换拱,这是非常不经济且不安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下穿滑坡的隧道抗滑加固结构,易于施工、效果良好、适用范围广阔,易于蠕动滑坡上隧道结构的处治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下穿滑坡的隧道抗滑加固结构,包括有设置于隧道结构内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以及设置于隧道结构同一侧的多个抗滑桩,所述的初期支护包括有多个沿拱顶均匀分布且插设于拱顶上方的拱顶锚杆、覆盖喷射于拱顶上的初喷混凝土层、设置于初喷混凝土层上的钢架层和设置于钢架层上的复喷混凝土层,所述的二次衬砌固定于初期支护复喷混凝土层的内壁上,所述的多个抗滑桩沿隧道结构的走形方向均匀布置,每个抗滑桩通过对应的预应力锚索与初期支护的钢架层固定连接。
所述的二次衬砌沿隧道结构的走形方向分段设置,相邻的两段二次衬砌之间通过连梁连接,且所述的连梁固定于初期支护复喷混凝土层的内壁上。
所述的多个抗滑桩均位于隧道结构同一侧的1-2m处。
所述的多个抗滑桩上均设有抗滑桩护壁。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隧道结构的初期支护通过预应力锚索与侧方既有的抗滑桩建立固定有效连接,连接上后,通过施加预应力来调整隧道结构的形状和位置,起到对隧道结构进行调整和加固的作用,使初期支护的钢架层调整到位,有利于增大隧道结构的整体刚度,形成大抗力抗滑结构,有效提升了隧道结构的抗滑能力,提升了滑坡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对既有抗滑桩的利用,也节省了隧道维护工程的工程量,节约了工程造价。
本发明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沿隧道全长设置,加固隧道结构,提高其安全性;初期支护沿隧道全长设置,二次衬砌沿隧道结构走形方向分段设置,并采用连梁连接,从而加固隧道结构,避免原有采用换拱方式进行隧道治理出现隧道结构出现衬砌严重变形、开裂、剥落、掉块乃至隧道发生坍塌等事故。
本发明抗滑桩上均设有抗滑桩护壁,既方便了隧道维护过程中预应力锚索的连接,又有效地减小隧道结构承担的滑坡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滑坡结构,2-隧道结构,3-拱顶锚杆,4-初喷混凝土层,5-钢架层,6-复喷混凝土层,7-抗滑桩,8-预应力锚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