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沥青生产用环保型供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0861.5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超;于永坤;边洪来;李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隆盛和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0/00;B01D46/1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崔新芬 |
地址: | 25503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沥青 生产 环保 供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沥青生产用供气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沥青生产用环保型供气装置,包括架体、储液箱和气泵,架体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架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水腔和第二存水腔。该建筑沥青生产用环保型供气装置,通过储液箱、气泵、第一存水腔、充气管、第一注液管、第一阀门和进气管的设置,生产人员可以将进气管与沥青生产设备连通,通过第一注液管向第一存水腔内注入水,然后关闭第一阀门,运转气泵,将外部的气体从充气管通入水中,气体中的颗粒能被水过滤,经过过滤的气体会进入进气管,再从进气管供向沥青生产设备,保证了气体的充足供应,且有效的减少了气体中的杂质,更有利于沥青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生产用供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沥青生产用环保型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在进行建筑沥青生产时,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进行反应混合,并需要提供大量的气体,为沥青的生产提供足够的反应条件,但是目前咋进行沥青生产时,供气设备只能单纯的起到提供气体的作用,不能将气体进行过滤,可能会使气体中含有较多杂质,从而影响沥青的生产,而且在沥青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不同的气体,有可能部分气体还具有危害性,如果直接排入到大气中会影响生态,且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沥青生产用环保型供气装置,具备便于供气,提高气体质量等优点,解决了不便于供气,环保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供气,提高气体质量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沥青生产用环保型供气装置,包括架体、储液箱和气泵,所述架体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水腔和第二存水腔,所述储液箱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储液箱上表面靠近所述防护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注液管,所述第一注液管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储液箱侧面的顶部插接有进气管,所述储液箱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架,所述卡架侧面的顶部插接有初效过滤板,所述卡架侧面的中部插接有活性炭过滤板,所述卡架侧面的底部插接有中效过滤板,所述卡架的上表面设置有连通管,所述卡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储液箱上表面靠近所述卡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注液管,所述储液箱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二注液管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架体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侧面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连通管的顶端均套接有螺纹连接管,所述储液箱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一存水腔连通,另一个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二存水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充气管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存水腔的内部,所述第一注液管和进气管均与所述第一存水腔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底端和出气管的底端均与所述卡架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气管设置在第二存水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进气槽等距均匀分布在所述防护箱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隆盛和助剂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隆盛和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8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