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0858.3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宏;黄宇翔;郭致昌;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40/04;G06F21/31;G06F21/60;G06F16/27;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65023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个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系统及方法,包括:个人征信信息获取模块,个人征信信息获取模块获取个人征信信息;第三方征信信息获取模块,第三方征信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第三方征信信息;区块链征信生成模块,区块链征信生成模块分别与个人征信信息获取模块和第三方征信信息获取模块连接,区块链征信生成模块将个人征信信息和第三方征信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并生成征信报告;身份管理模块,身份管理模块分别与个人征信信息获取模块和第三方征信信息获取模块连接,身份管理模块对个人和第三方的登录权限进行授权和验证。本发明避免传统情况下征信信息不全或作假,影响了个人征信等级的问题,确保了征信报告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个人信用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目前主要用于银行的各项消费信贷业务。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报告将更广泛地被用于各种商业赊销、信用交易和招聘求职等领域。此外,个人信用报告也为查询者本人提供了审视和规范自己信用历史行为的途径,并形成了个人信用信息的校验机制。随客户要求提高,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已经不局限于信用记录等传统运营范畴,注意力逐渐转提供社会综合数据服务的业务领域中来。个人征信系统含有广泛而精确的消费者信息,可以解决顾客信息量不足对企业市场营销的约束,帮助企业以最有效的、最经济的方式接触到自己的目标客户,因而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个人征信系统应用也扩展到直销和零售等领域。
然而,现有的个人征信系统获取信息的来源相对单一,不利于全方位的评判个人征信,造成征信的信息相对闭塞,影响了系统使用的权威性,而且一般的征信系统收集的信息相对有误,造成征信信息的真实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获取信息的来源相对广泛,造成征信信息准确的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系统,包括:个人征信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个人征信信息获取模块获取个人征信信息;第三方征信信息获取模块,所述第三方征信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第三方征信信息;区块链征信生成模块,所述区块链征信生成模块分别与所述个人征信信息获取模块和所述第三方征信信息获取模块连接,所述区块链征信生成模块将个人征信信息和第三方征信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并生成征信报告;身份管理模块,所述身份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个人征信信息获取模块和所述第三方征信信息获取模块连接,所述身份管理模块对个人和第三方的登录权限进行授权和验证。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征信生成模块包括征信整合模块、信用报告生成模块和征信加密模块;所述征信整合模块能够将个人征信信息和第三方征信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再将收集完成的征信信息进行分类,分类的类别可分为个人信贷信息、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信用信息和公共缴费信息。
优选的,信用报告生成模块,根据个人征信信息、第三方征信信息和分类信息,调用智能合约计算征信数据的信用等级,生成征信报告。
优选的,所述征信加密模块,能够将不同类别的征信报告进行加密,同时加密的验证码与个人的基础信息相关联,将加密后的征信报告进行存储。
优选的,所述个人征信系统还包括:征信查询模块,所述征信查询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征信查询请求,对所述用户的权限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后,从所述区块链征信生成模块获取对应的征信报告。
优选的,所述个人征信系统还包括:异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异议处理请求,并将所述异议处理请求携带的异议证明、原始数据和更新数据发送至异议相关方进行审核,当接收到所述异议相关方反馈的审核通过信息时进行数据纠错,并将所述异议处理请求携带的异议证明、原始数据和更新数据存储到区块链征信生成模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