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羧基修饰的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0784.3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本忠;胡亚新;王志明;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20/06;C08F212/36;C08F212/14;C08F8/34;C08F8/30;C08F8/4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 |
地址: | 510535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基 修饰 聚集 诱导 发光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羧基修饰的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乳化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乳化剂水溶液;
(2)将AIE分子、助稳定剂、交联剂溶于羧基功能单体和疏水单体的混合液中,得到油相溶液;
(3)将步骤(1)所述的乳化剂水溶液加至步骤(2)所述的油相溶液中,经搅拌预乳化,得到粗乳液;将装有粗乳液的容器置于冰水浴中,超声处理制得单体细乳液;通氮气排除氧气,反应制得表面羧基修饰的AIE荧光微球乳液;
通过下列方式加入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
方式a:步骤(2)中,往所述油相溶液中加入油溶性引发剂;
方式b:步骤(3)中,往所述单体细乳液中加入水溶性引发剂;
步骤(1)中,所述乳化剂的质量用量为水质量用量的0.05%~10%,所述乳化剂选自下列至少一种:阴离子乳化剂、两性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
步骤(2)中,所述AIE分子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5%~20%;
所述助稳定剂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5%~10%;
所述交联剂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用量的0.1%~30%;
所述羧基功能单体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用量的0.1%~20%;
所述疏水单体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用量的60%~90%;
所述的单体总质量是指交联剂、羧基功能单体和疏水单体的总质量;
步骤(2)所述的AIE分子选自下列AIE-1至AIE-29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中,所述助稳定剂选自下列至少一种:C14~C22的脂肪烃、C14~C22的脂肪醇;
所述交联剂为式(I)所示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式(II)所示的二乙烯苯的至少一种;
所述羧基功能单体为式(III)所示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式(IV)所示的亚甲基丁二酸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式(III)中,R1为H或CH3
所述的疏水单体选自下列至少一种:苯乙烯、式(V)所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化合物;
式(V)中,R7为H或甲基;R8为C1~C5的烷基;
方式a所述的油溶性引发剂选自下列至少一种: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叔戊酸叔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月桂酰;所述油溶性引发剂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20%;
方式b所述的水溶性引发剂选自下列至少一种:过硫酸盐类、水溶性偶氮类;所述水溶性引发剂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5%~10%;
所述的单体总质量是指交联剂、羧基功能单体和疏水单体的总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20W~900W,超声处理的时间为0.5min~60min;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90℃,反应的时间为1h~48h;所述AIE荧光微球乳液离心,再重新分散在水中,按照此方法循环三到五次,得到纯化后的AIE荧光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乳化剂为聚乙烯醇、吐温20、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乳化剂质量用量为水质量用量的0.1%~10%;
步骤(2)中,所述AIE分子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AIE分子;
所述AIE分子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用量的0.2%~5%;
所述助稳定剂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用量的2%~8%;
所述交联剂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用量的0.1%~20%;
所述羧基功能单体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用量的0.5%~15%;
所述疏水单体的质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用量的7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100W~500W,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min~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7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书法教学用演示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善单抛机抛后硅片塌边的抛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