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绝缘密封垫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50654.X | 申请日: | 2021-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顾奕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拓密封绝缘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3/22 | 分类号: | F16L23/22;G01M3/26;G01M13/0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 地址: | 2016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泄漏 测试 功能 绝缘 密封 垫片 | ||
本发明涉及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绝缘密封垫片,包括垫片主体,垫片主体的上下表面分别可拆卸安装有至少两个密封圈,垫片主体每一面的多个密封圈远离垫片主体的一面高于垫片主体的外表面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垫片主体外径的外侧面朝向中心的方向开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在深入到同一侧面的两个密封圈的中间处时,分别向上和向下打通至垫片主体的上下表面。通过这种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的绝缘密封垫片,可以在管线系统安装完成后,只需使用压力泵和检漏设备就能立即测试系统的密封性能,不需要运行整个管线系统,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垫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绝缘密封垫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绝缘密封垫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在一些高成本的管线系统中,例如海底管线,当海底管线系统铺设完成后,需要往管道内输入介质以测试密封垫片的密封性能。由于管线系统及其复杂,测试一次需要的成本非常高昂。因此,一种新的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的绝缘密封垫片的发明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绝缘密封垫片,其结构简单,在安装完成后即可马上进行泄漏测试,不需运行整个管线系统,大大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绝缘密封垫片,包括垫片主体,所述垫片主体的上下表面分别可拆卸安装有至少两个密封圈,所述垫片主体每一面的多个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垫片主体的一面高于所述垫片主体的外表面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垫片主体外径的外侧面朝向中心的方向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在深入到同一侧面的两个所述密封圈的中间处时,分别向上和向下打通至所述垫片主体的上下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此绝缘密封垫片安装在两个法兰之间,同时在进气通道开口处外接一个进气管,使其能够连接压力泵对绝缘密封垫片内部进行加压,进气管的接口可根据测试用的压力泵定制。当绝缘密封垫片的上下表面被两个法兰压紧后,使用压力泵通过进气管将测试介质打入进气口中,测试介质经过进气通道进入到两道密封圈的中间,此时在法兰外部接入检漏设备,即可将泄漏出来的测试介质收集起来,并通过测量收集的泄漏介质的体积计算出绝缘密封垫片的泄漏率,从而评估绝缘密封垫片的密封性能。通过这种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的绝缘密封垫片,可以在管线系统安装完成后,只需使用压力泵和检漏设备就能立即测试系统的密封性能,不需要运行整个管线系统,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垫片主体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同轴设置的内环槽与外环槽,所述密封圈配置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内环槽中,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外环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密封圈稳定的固定在内环槽中,第二密封圈稳定的固定在外环槽中,提高了垫片的密封性能。结构简单,同时在需要更换垫片时,便于将密封圈从垫片主体上拆卸下来安装新的密封圈,无需更换整个绝缘密封垫片,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气通道上设置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垫片主体的外径侧面,所述进气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内环槽与所述外环槽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压力泵与进气管的进气口连接,通过压力泵将测试介质由进气管打入进气通道内,测试介质经进气通道进入内环槽与外环槽以及法兰之间形成的缝隙中。在法兰与垫片主体的外侧接入检漏设备,即可将泄漏出来的测试介质收集起来,进而便于评估绝缘密封垫片的密封性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气通道(2)的上下表面与垫片主体(1)上下表面的环槽底部的距离大于2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垫片主体1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拓密封绝缘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利拓密封绝缘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6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