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0086.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征太;李金钟;徐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士防水科技(滁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闻盼盼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组份 聚氨酯 防水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防水涂料技术领域,所述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份数计,A组分包括如下原料:异氰酸酯20~40份,聚醚二元醇35~60份和第一催化剂0.01~2份;B组分包括如下原料:端羟基聚醚多元醇5~20份,聚天门冬氨酸树脂2~10份,固化剂5~25份,第二催化剂0.02~0.05份和溶剂2~8份。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通过在A组分中采用单一官能度的聚醚二元醇为原料,在B组分中加入一定量的聚天冬氨酸树脂作为固化剂,使得制备得到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使用聚氨酯树脂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现场施工的防水材料。为了克服传统沥青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的不足而开发的。属于化学反应型防水涂料,固化后是一种橡胶状的高弹性涂膜,涂膜整体无缝,对基层裂缝伸缩性的变形有较强的适应性,施工维修方便。聚氨酯防水涂料固化前为无定型粘稠状液态物质,能够在任何复杂的基层表层进行施工,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业界称之为“液体卷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我国聚氨酯防水涂料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产品种类丰富,性能优异,在建筑防水行业占据重要的地位。
早期的煤焦油型高强聚氨酯防水涂料产品,由于煤焦油中含大量的蒽、萘、酚类等易挥发性有害物质,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毒性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发展高性能、环保型铁路用高强聚氨酯防水涂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优异,原材料宽广,但是成本偏高,是防水涂料市场上高质量的产品。一般的聚醚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常见的组分为:A组份由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6~六亚己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两种或三种共混形成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体与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在加热搅拌条件下,经过氢转移的加成聚合反应制成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体;B组分主要是胺类或羟基类固化剂,加入适量的填料、扩链剂和助剂等制成的一种混合物。A、B组分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后可以形成不同颜色的高强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优良的抗碱性、耐热性、耐老化性。
但是现在建筑行业对于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强度不足,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以改善早期的煤焦油型高强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强烈气味、毒性大,严重污染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异氰酸酯20~40份,聚醚二元醇35~60份和第一催化剂0.01~2份;
所述B组分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端羟基聚醚多元醇5~20份,聚天门冬氨酸树脂2~10份,固化剂5~25份,第二催化剂0.02~0.05份和溶剂2~8份。
进一步的,所述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中,所述A组分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异氰酸酯20~30份,聚醚二元醇45~60份和第一催化剂0.01~0.1份;
所述B组分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端羟基聚醚多元醇5~10份,聚天门冬氨酸树脂2~10份,固化剂5~15份,第二催化剂0.02~0.05份和溶剂2~8份。
进一步的,所述A组分还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第一增塑剂5~25份和纳米助剂0.2~2份;
优选地,所述A组分还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第一增塑剂18~25份和纳米助剂0.2~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士防水科技(滁州)有限公司,未经亚士防水科技(滁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