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套佩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9665.6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谭龙田;马雅奇;陈彦宇;张黎;周慧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47G25/90;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红彬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套 佩戴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套佩戴装置,包括用于对用户手部消毒的手消单元;用于对用户手部进行干燥处理的干手单元;用于提取手套并将手套撑开的手套给料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当手消单元完成用户手部完成消毒后,控制干手单元处于等待触发状态;当干手单元完成用户手部完成干燥处理后,控制手套给料单元处于等待触发状态;当手套给料单元完成手套送出及用户戴走手套后,控制手消单元处于等待触发状态。本申请公开的手套佩戴装置,除了支持无接触手消、干手外,还能够实现一次性新手套的自动取料、吸附撑开给料的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手部清洁后再用手撑开手套的二次污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套佩戴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保健品的加工生产以及取样检验等领域,为保证最大程度杜绝手接入原料袋外包装所带来的原料污染问题,存在“取原料前需完成手部消毒与干燥,并及时更换一次性手套”的工艺要求。传统做法是依靠作业员的自觉更换,更换过程为:摘下手上的一次性手套→到操作台附近按压消毒液压头,进行手部消毒→从一次性手套袋里取出一副新手套,并戴到手上。然而,上述操作存在以下显著缺点:消毒后,手再次接触原手套的外表面,或者存在污染风险的手套外包装,或者取戴手套操作不规范,同样还是无法避免手污染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套佩戴装置,能够实现一次性新手套的自动取料、吸附撑开给料的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手部清洁后再用手撑开手套的二次污染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套佩戴装置,包括:
用于对用户手部消毒的手消单元;
用于对用户手部进行干燥处理的干手单元;
用于提取手套并将手套撑开的手套给料单元;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手消单元完成用户手部完成消毒后,控制所述干手单元处于等待触发状态;当干手单元完成用户手部完成干燥处理后,控制所述手套给料单元处于等待触发状态;当所述手套给料单元完成手套送出及用户戴走手套后,控制所述手消单元处于等待触发状态。
上述手套佩戴装置,设置了手消单元、干手单元、手套给料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手消单元用于对用户手部进行消毒,完成消毒后控制单元控制干手单元进入等待触发状态,并对用户手部进行干燥处理,完成干燥处理后控制单元控制手套给料单元进入等待触发状态,手套给料单元提取并撑开手套以供用户佩戴。上述手套佩戴装置,通过利用手套给料单元,实现了手套的自动提取以及自动撑开,使得用户在完成手部的消毒以及干燥后不需要用手撑开手套而能戴上手套,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风险。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手套佩戴装置,能够实现一次性新手套的自动取料、吸附撑开给料的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手部清洁后用手撑开手套的二次污染风险。
优选地,手套给料单元包括手套提取装置以及手套撑开装置。
优选地,所述手套提取装置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手套给料单元的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设有多个用于产生吸附力以将手套吸附的第一吸附盘。
优选地,所述手套撑开装置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手套给料单元的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设有多个用于产生吸附力的第二吸附盘,当所述第一机械手吸附手套后,所述第二吸附盘与所述第一吸附盘分别位于手套相对的两侧并配合将手套撑开。
优选地,所述手套给料装置还包括感应开关,所述第一机械手还用于当手套被撑开后且当所述感应开关感应用户手部位置时,将撑开的手套运送至所述手套给料单元外部。
优选地,所述手消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消毒环,每一个所述消毒环上设有手部感应装置以及多个用于喷洒消毒液的喷头,且所述消毒环可沿其轴向运动,当所述手部感应装置感应到用户手部时,触发所述喷头进行喷洒消毒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