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屏蔽用Al-Fe-Mg-Si-Cu系铝合金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9603.5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细应;黄崇祺;种鹏蛟;王兵胜;王博;吴恺威;杨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温州安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航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3;C22F1/047;C21D1/26;C21D9/52;C21D8/1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屏蔽 al fe mg si cu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电缆屏蔽用Al-Fe-Mg-Si-Cu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铝合金配方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0.8~0.9%的Fe,0.9~1.0%的Mg,0.35~0.45%的Si,0.40%的Cu,0.17~0.20%的RE,0.005~0.007%的B,余量为Al补足至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Si-Cu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Al来源于A199.7E,其基础导电率为60%IAC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Si-Cu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Fe、Mg、Si、Cu、RE、B来源于掺杂相应金属元素的铝-添加元素的中间合金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Si-Cu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中间合金锭中基础铝为Al99.7E。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Si-Cu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配方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0.84%的Fe,0.903%的Mg,0.378%的Si,0.4%的Cu,0.176%的RE,0.0058%的B,余量为Al补足至100%。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材料选择:选择A199.7E作为基体材料;
设置熔化炉温度为750℃,将铝锭加热至液态;
制备铝合金:添加元素以铝-添加元素的中间合金形式在保温炉或熔化炉之间的流槽中加入,铝-添加元素中间合金锭的基础铝为Al99.7E;
搅拌:采用人工搅拌和电磁搅拌的方法,首先在中间合金锭压入铝液后使用人工搅拌使之均匀化,然后在保温炉采用左旋、右旋、前、后的电磁搅拌,进一步保证其成分均匀,加入表面覆盖剂,静置;
炉内除气、扒渣,出炉浇铸合金锭;
炉外除气和过滤,即得电缆屏蔽用Al-Fe-Mg-Cu系铝合金。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电缆屏蔽用Al-Fe-Mg-Si-Cu系铝合金在生产电缆屏蔽带材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屏蔽带材,其制备方法,包括,
铣面:Al-Fe-Mg-Cu系铝合金铸锭温度冷却到室温后进行铣面,最低点6~8mm/单面,刀痕深度≤0.1mm,铣面后表面光洁,无裂纹、夹渣;
对合金锭均匀化加热:第一阶段炉气设定510℃,测锭温到495℃时,保温4h转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炉气设定600℃,测锭温到585℃时,保温8h转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停加热器,当测锭温到510℃时设定炉气520℃,保温2h后出炉轧制;
进行热轧制加工:分为20道次,热轧工艺开扎温度为470~490℃,终扎温度为270~290℃;
进行中间退火:
进行冷轧制加工:分为10道次;
进行成品退火,即得电缆屏蔽带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退火,200℃×2h+420℃×3h+360℃×3h。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退火,180℃×2h+220℃×2h+275℃×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温州安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航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温州安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航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6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挺度可降解环保餐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17α-羟基黄体酮生产用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