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洗消一体化处置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9271.0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革;赵奇志;黄凰;杨青宇;薛田;翟建军;方凯;周侃;王舢;魏栓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99部队;吉林江机特种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3 | 分类号: | G01N3/313;G01M13/00;G01M13/005;G01M3/04;G01M7/0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4432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一体化 处置 系统 性能 测试 方法 | ||
1.一种防爆洗消一体化处置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是:由防化防爆罐性能测试、洗消处置装置性能测试和联动性能测试组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防化防爆罐性能测试
⑴抗爆性能测试
①静态参数性能鉴定
②开关机构性能测试
③抗爆性能试验
a将试验用TNT裸药或红弹模拟弹放置在防化防爆罐的爆心位置,插入雷管,连接导线至起爆器,电动关闭防化防爆罐,撤离参试人员,由专业人员进行起爆;
b爆后检查现场安全后,通过远程监控查看防化防爆罐内的压力变化,确认压力稳定后,电动打开泄压阀泄压,观察压力减小到常压后,参试人员进入现场对防化防爆罐各部分结构及罐体进行检查,记录是否有焊口开裂、各部件损坏、变形及尺寸变化现象;
电动打开泄压阀泄压时,如观察到压力未变化,启动爆炸切断阀进行泄压;
c电动打开防化防爆罐,判断防化防爆罐开关机构工作是否正常,观察密封圈是否损坏贯穿,观察罐体法兰面各道密封圈之间是否有爆炸后产生的炭灰存在,并判断防化防爆罐的密封性;
d通过高速摄像机查看防化防爆罐是否产生气体泄漏现象,判断其密封性;
⑵抗破片侵彻和密封性能测试
①静态密封性能鉴定
②抗破片侵彻及密封性能试验
a将试验用红弹模拟弹放置在防化防爆罐的爆心位置,插入雷管,连接导线至起爆器,电动关闭防化防爆罐,撤离参试人员,由专业人员进行起爆;
b爆后检查现场安全后,通过远程监控查看防化防爆罐内的压力变化,确认压力稳定后,保压2小时,电动打开泄压阀泄压,观察压力减小到常压后,参试人员进入现场对防化防爆罐各部分结构及罐体进行检查,记录是否有焊口开裂、各部件损坏、变形及尺寸变化现象;
电动打开泄压阀泄压时,如观察到压力未变化,启动爆炸切断阀进行泄压;
c电动打开防化防爆罐,判断防化防爆罐开关机构工作是否正常,观察密封圈是否损坏贯穿,观察罐体法兰面各道密封圈之间是否有爆炸后产生的炭灰存在,并判断防化防爆罐的密封性;
d通过高速摄像机查看防化防爆罐是否产生气体泄漏现象,判断其密封性;
e拆卸内衬的复合装甲,测量模拟弹弹片对复合装甲的侵彻深度,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总;
复合装甲允许正面有轻微弹痕或正面为弹坑、背面呈塑性凸起,凸起部有不渗透煤油的裂纹和裂口;允许背面有可渗透煤油的裂纹或正面未穿、背面有金属脱离;但是,不得有贯穿、崩落、碎裂的损伤,判断罐体结构层,允许有轻微弹痕或正面为弹坑、背面呈塑性凸起,凸起部有不渗透煤油的裂纹和裂口;
⑶监测功能测试
①温度监测性能鉴定
a采用经检定合格的温度计做对照,同时测量防化防爆罐温度,将测量的读数与温度传感器温度读数进行比较;
b用热风机热风加热温度传感器附近罐体,观察温度传感器读数应产生相应变化;
c查验温度传感器计量校准证书,确认温度传感器技术参数应符合要求;
②压力监测性能鉴定
a采用空压机对防化防爆罐进行充气加压,用经检定合格的压力表做对照,稳定后观测压力表读数,并与压力传感器读数进行比较;
b查验压力传感器计量校准证书,确认压力传感器技术参数应符合要求;
③报警功能性能鉴定
a)用热风机热风加热温度传感器附近罐体,观察温度传感器读数达到40℃时,应产生报警;
b)用空压机对防化防爆罐进行充气加压,观察压力传感器读数达到0.2MPa时,应产生报警。
2)洗消处置装置的性能测试
⑴洗消罐容积尺寸鉴定
⑵洗消液的毒剂降解指标
在-10℃~40℃的条件下,30min时间内,1mL洗消液能够将10mg毒剂降解99.5%;
3)联动性能测试
其联动测试结合抗破片侵彻和密封性能测试一起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1699部队;吉林江机特种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1699部队;吉林江机特种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2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