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覆纱纺纱装置及阻燃抗电弧包覆纱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9234.X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清;李兴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04;D02G3/44;D01F2/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纱 纺纱 装置 阻燃 电弧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阻燃抗电弧包覆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包覆纱纺纱装置制备,所述包覆纱纺纱装置,包括芯纱给料机构,其用于供给芯纱;
外包纱给料机构,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一侧表面的多个外包纱纱线轴,所述机架的中央具有沿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一孔道,所述机架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外包纱纱线轴用于供给外包纱,所述外包纱纱线轴绕所述机架的轴线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外包纱伸直机构,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包括引纱器,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引纱器具有多个外包纱导引孔,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的中央具有沿自身轴线延伸的第二孔道;所述引纱器环绕于所述第二孔道外部,所述第一孔道正对所述第二孔道设置,所述芯纱经所述芯纱给料机构供给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外包纱经所述外包纱纱线轴供给后进入所述引纱器,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通过所述引纱器带动所述外包纱相对所述芯纱旋转并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形成包覆纱;
还包括包覆纱定型机构,其用于定型所述包覆纱;
还包括纤维收集机构,其用于牵伸并收集所述包覆纱
所述阻燃抗电弧包覆纱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以聚酰亚胺纤维为芯纱,以莫代尔基石墨烯复合纤维为外包纱,将所述芯纱经所述芯纱给料机构供给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且所述芯纱沿直线方向供给;将所述外包纱经所述外包纱纱线轴供给后进入所述引纱器,所述外包纱伸直机构通过所述引纱器带动所述外包纱相对所述芯纱旋转并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部,形成所述阻燃抗电弧包覆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纱相对于所述芯纱径向的螺旋角度为30°- 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纱与芯纱的直径比为1:8-10,所述芯纱的根数为1-6根,所述外包纱的根数为6-12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的直径为140D-28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莫代尔基石墨烯复合纤维包括莫代尔纤维基体以及分布于所述莫代尔纤维基体中的多个石墨烯纳米颗粒,所述莫代尔纤维基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纤维素浆粕;所述石墨烯纳米颗粒与纤维素浆粕的质量比为12-15: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的供给速度为5m/min,所述外包纱在螺旋缠绕时的角速度为120-180rad/min。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阻燃抗电弧包覆纱,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纱及多根外包纱,所述芯纱为聚酰亚胺纤维,所述外包纱为莫代尔基石墨烯复合纤维,多根外包纱螺旋缠绕于芯纱的外部,外包纱与芯纱的轴线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2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覆纱纺纱装置及冰凉型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纺织面料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