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气味压延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8981.1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邱道波;谢巧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雷诺丽特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2;C08K5/07;C08K5/053;C08K5/524;C08K3/26;C08J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味 压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气味压延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低气味压延膜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PVC树脂粉100份、主增塑剂1~10份、环氧类辅助增塑剂1~10份、钙锌稳定剂2~5份、加工助剂0.1~5份、润滑剂0.1~5份、辅助稳定剂0.1~4份。由本发明所述配方制备的低气味压延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塑化较快,气味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气味压延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硬质压延薄膜通常使用有机锡热稳定剂,而硫醇锡更以高性价比而被广泛采用。然而在实际压延过程中,硫醇锡高温下挥发产生刺鼻的气味,且蒸气刺激操作人员的神经及皮肤,长年积累,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同时成品中因硫醇易产生令人不愉快的味道也限制了PVC压延膜在户内家具行业使用量的快速增长。钡锌稳定剂虽可部分满足稳定性及气味的要求,但钡作为重金属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桎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塑化快的低气味压延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气味压延膜,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PVC树脂粉100份、主增塑剂1~10份、环氧类辅助增塑剂1~10份、钙锌稳定剂2~5份、加工助剂0.1~5份、润滑剂0.1~5份和辅助稳定剂0.1~4份。
本发明使用了环保型钙锌稳定剂体系,并通过对钙锌稳定剂和辅助稳定剂的配比进行调节达到了与有机锡同样的塑化效率,并且对其残余热稳定性、干湿稳定性进行测试,均达到甚至超过了有机锡体系的水平,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满足了生产及成品质量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低气味压延膜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PVC树脂粉100份、主增塑剂1~5份、环氧类辅助增塑剂3~6份、钙锌稳定剂2~4份、加工助剂1~3份、润滑剂1~3份、辅助稳定剂1~3份。本申请发明人经多次实验发现,以上述配比制备的低气味压延膜稳定性最好。
优选地,所述低气味压延膜根据性能需要,还可添加抗冲剂5~20份、颜料1~15份。
优选地,所述主增塑剂包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对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磷酸酯类增塑剂、聚多元酸多元醇酯类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环氧类辅助增塑剂包含环氧大豆油、环氧类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钙锌稳定剂为含长链有机酸的钙盐、锌盐的混合物,水滑石类钙盐、锌盐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工助剂为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加工助剂;所述润滑剂包含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季戊四醇酯、PE蜡、费托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辅助稳定剂包含抗氧剂、光稳定剂、二苯甲酰甲烷、水滑石、亚磷酸酯、多酮、多元醇、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环氧类辅助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所述辅助稳定剂包含抗氧剂1010、二苯甲酰甲烷、亚磷酸酯、季戊四醇、山梨醇和碳酸钠。
优选地,所述辅助稳定剂中,抗氧剂1010、二苯甲酰甲烷、亚磷酸酯、季戊四醇、山梨醇、碳酸钠的质量比为:抗氧剂1010:二苯甲酰甲烷:亚磷酸酯:季戊四醇:山梨醇:碳酸钠=1:0.5~1.5:0.5~2.0:0.5~1.5:0.2~0.5:0.2~0.5。
优选地,所述低气味压延膜的厚度为0.05~0.40mm。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气味压延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物料加入混合机中混料,然后依次经行星挤出机塑炼、双辊开炼机炼胶、过滤机过滤,再以压延辊压延、压花辊压花、冷却、分切并收卷,得到所述低气味压延膜。
优选地,所述混料温度不高于100℃、过滤温度不高于180℃,所述压延辊的温度为160~215℃,所述压延辊的转速为5~70m/min,所述冷却辊的温度为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雷诺丽特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雷诺丽特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气浓度传感器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氢气浓度传感器标定方法以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