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8721.4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彦;姚景辉;高士军;王德才;孙彦君;王柏;孙雪梅;孙艳玲;赵青;司振江;于艳梅;郑文生;曹程鹏;杨奇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E02B1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型输配水式 水田 节水 灌溉 装置 | ||
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它涉及一种水田节水灌溉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农田灌溉使用传统的土渠和铺设混凝土板块存在水渗漏量很大,渠道水利用系数较小,渠系强度等级低,抗冻等级过低,占地大、施工期长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包括预制构件、闸门、四通、三通、弯头、预制整体斗农门、进地涵、陡坡、变径和整体矩形渠。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的水利用系数0.95,可使田间用水大幅降低,平均亩节水可达到100m3,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到1.84kg/m3;土地利用率提高1%以上。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田节水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较多的传统的土渠和铺设混凝土板块,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水渗漏量很大,渠道水利用系数较小,渠系强度等级低,抗冻等级过低,且占地大、施工期长、使用寿命短。田间节水技术工程上提出0.5~1hm2标准化田块技术;管理上采用控制灌溉及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亩均减少用水量100m3以上;目前需要开发灌区用水管理系统,实时掌控渠道来水及用水情况,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提高灌区运行与管理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农田灌溉使用传统的土渠和铺设混凝土板块存在水渗漏量很大,渠道水利用系数较小,渠系强度等级低,抗冻等级过低,占地大、施工期长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
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包括预制构件、闸门、四通、三通、弯头、预制整体斗农门、进地涵、陡坡、变径和整体矩形渠;
所述的预制构件沿渠道铺设,闸门设置在沿第一干渠铺设的预制构件的一端,沿两条支渠铺设的预制构件与沿第一干渠铺设的预制构件互通处设有四通,沿一条支渠铺设的预制构件与沿第一干渠铺设的预制构件互通处设有三通,沿第一干渠铺设的预制构件的另一端与沿第二干渠铺设的预制构件的一端互通,互通处设有弯头;沿第二干渠铺设的预制构件的另一端与陡坡的一端连通,陡坡的另一端与变径的一端连通,变径的另一端与整体矩形渠的一端连通;
沿第二干渠铺设的预制构件上设有预制整体斗农门,进地涵铺设在沿第二干渠铺设的预制构件外表面上;
所述的预制构件包括L形预制构件、混凝土、砂浆层、素混凝土垫层、砂砾石垫层、压实基础层、砂砾石、矩形沟槽、回填土和盖板桥;
两个L形预制构件相对设置,底部通过浇注混凝土形成输水通道,所述的输水通道的截面为矩形,并固定在砂浆层上,砂浆层固定在素混凝土垫层上,素混凝土垫层固定在砂砾石垫层上;砂砾石垫层固定在压实基础层上;L形预制构件、砂浆层、素混凝土垫层、砂砾石垫层和压实基础层设置在原状土上开挖的矩形沟槽内,砂砾石填充在L形预制构件、砂浆层、素混凝土垫层、砂砾石垫层和压实基础层与矩形沟槽的空隙中;砂砾石上设有回填土,回填土的上表面与L形预制构件的上表面齐平,且回填土和L形预制构件的上表面设有盖板桥。
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
一、本发明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是以适应现代灌区发展的需求,以提升灌区农作物生产能力为载体,集成装配式渠道输水、沟道生态化、田间节水、灌区用水管理等技术;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中的预制构件采用装配式技术,工厂化预制,性能指标达到渗漏量小于0.1m3/m2/d,强度等级为C50,抗冻等级为F300;一种装配型输配水式水田节水灌溉装置的水利用系数0.95,可使田间用水大幅降低,平均亩节水可达到100m3,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到1.84kg/m3;土地利用率提高1%以上,改善了灌区管理人员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