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腐殖酸的环保缓释型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48435.8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国;李颂;周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田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3/8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腐殖 环保 缓释型复混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复合肥料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腐殖酸的环保缓释型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混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腐殖酸45‑55份、生物质炭12‑20份、尿素4‑8份、矿物质2‑4份、水溶性钾肥2‑5份、水溶性氮肥2‑5份、水溶性磷肥1‑3份;其制备方法为:称取生物质炭、尿素和矿物质,湿混后干燥至恒重;加入腐殖酸、水溶性钾肥、水溶性氮肥和水溶性磷肥,充分混合,得到所述复混肥料。本申请的复合肥料可用于自净能力较差的土壤施肥,具有肥效持续时间长、肥量充足的优点;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将尿素、矿物质和生物质炭充分混合,增加了生物质炭的孔隙度,同时增加了生物质炭的纳米级结构,从而增强了生物质炭对有害物质的吸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复合肥料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腐殖酸的环保缓释型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能够提供一种或多种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同时能够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肥料的种类多样,目前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复合肥和尿素搭配使用,以对作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尿素施用到土壤中之后,灌溉时迅速溶于水中,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铵根离子,并以铵态氮或硝态氮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部分氮以氨气的形式挥发至大气环境;同时,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随灌溉、降雨和径流流入地表水或地下水;上述两种情况不仅均会造成氮的损失,还对环境造成破坏。
授权公告号为CN10701104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水溶性碳肥及其制备方法,该碳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腐殖酸55-65份、氧化钠3-5份、氧化钾8-10份、硝酸5-6份、五氧化二磷5-7份、尿素15-20份、硼酸1.5-2.5份、硫酸锌1.5-2.5份、降滤失剂5-10份、悬浮剂1-2份;上述原料中,腐殖酸和尿素为主要成分;尿素起到提供氮源的作用,腐殖酸能够促进土壤中固氮菌的生长,有助于减小氮元素的流失,对作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减小了施用尿素对环境的破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腐殖酸的聚凝性较强,易使得土壤中的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聚团,不利于有害物质的降解,在自净能力较差的土壤中长期使用上述肥料时,易造成土壤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腐殖酸造成土壤污染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腐殖酸的环保缓释型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腐殖酸的环保缓释型复混肥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腐殖酸的环保缓释型复混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腐殖酸45-55份、生物质炭12-20份、尿素4-8份、矿物质2-4份、水溶性钾肥2-5份、水溶性氮肥2-5份、水溶性磷肥1-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物质炭具有疏松多孔状结构,且表面富含极性官能团,对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起到有效地吸附作用,减小了腐殖酸的聚凝性对土壤的损害;但生物质炭的孔隙度较小,单独实用时易受到土壤中其他物质的干扰,对有害物质的吸附效果不佳;本申请在组分中增添尿素,以解决上述问题;尿素附着在生物质炭上,受热时易分解出氨气,便于增加生物质炭的孔隙度,从而增加了生物质炭对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吸附效果;当生物质炭的孔隙度较高时,自身的纳米级结构较少,有害物质在生物质炭上的附着度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在组分中增添矿物质,矿物质中富含微量元素,能够增加生物质炭的纳米级机构,从而增加了生物质炭对有害物质的附着力。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为,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木材、粪肥或枯叶等生物质,去杂粉碎,过筛后得到混合物1;
按生物质与磷酸的重量比为25:1称取体积分数为50%的磷酸,将磷酸和生物质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2;
将混合物2于300-700℃下充分热解,得到混合物3;
室温下对混合物3充分超声,得到所述生物质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田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田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疼痛对比记录仪
- 下一篇:一种神经元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