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防、治疗癌症的桑黄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7255.8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徽;刘恩岐;巫永华;邵颖;张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07 | 分类号: | A61K36/07;A61K9/08;A61K47/46;A61K47/26;A61P35/00;A61P37/04;A61P35/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防 治疗 癌症 饮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治疗癌症的桑黄饮品,制备方法如下:(1)取桑黄,洗净,进行超声波预处理,粉碎;(2)加入8~12倍量的水,加入适量中性蛋白酶或/和木瓜蛋白酶,酶解,过滤,得酶解液;(3)向酶解液中加入适量蜂蜜、果葡糖浆,混匀,得混合液;(4)对混合液进行超高磁处理:置于7000~8000GS超高磁装置中,处理3~6分钟;(5)超高磁处理后,进行超高压处理:置于高压装置中,施加400~600MPa的压力,并保持8~12分钟。本发明的桑黄饮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能够用于预防癌症,治疗癌症,其防癌抗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防突变、防癌变、防转移、防复发、止疼痛、减轻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治疗癌症的桑黄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学名:Sanghuangporus lonicericola(Parmasto)L.W.ZhouY.C.Dai)是锈革孔菌科桑黄属真菌,是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桑黄属(Sanghuangporus)的一类真菌的统称。桑黄分布于中国、韩国和日本。主要寄生于暴马丁香树、黑桦树、白桦树、松树、杨树、柳树、栎树及不同种的桑树。
桑黄子实体为担子果,均具菌盖,其呈不规则圆形或半圆形,菌盖比菌肉色深,有暗棕色、深褐色至灰黑色,新鲜时为木栓质,成熟衰老后为硬木质,菌盖长径3~21厘米,短径2~12厘米。桑黄菌盖相对的孔口表面蛋黄色至深棕色,菌肉同质或异质,厚2~8厘米。孢子卵圆形或近球形,淡黄色至暗黄色,壁厚明显,形状光滑。
桑黄最早的药用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明代《本草纲目》中就有桑黄“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等药用描述。《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对桑黄进行了收录,并详细记录了成分、药理和复方。近年来,桑黄的化学成分不断被分离鉴定,其药用有效成分多表现在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保肝、抑菌消炎等。桑黄的抑制癌症的药用价值是近年来发现的。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化学研究部进行动物实验,将180种癌细胞移植到老鼠体内,结果发现桑黄对肿瘤的抑制率达到96.7%,这一发现震惊世界,引发世界研究与开发热潮。桑黄中含有丰富的蛋白多糖、三萜、黄酮等,具有超强的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活性,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或治疗癌症,且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明显副作用。目前在日本和韩国,桑黄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期癌症,以及防止手术后癌症的转移及复发,减轻抗癌药物的副作用,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饮用饮品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桑黄具有优异的防癌抗癌功效,若能将其添加到饮品中,则可有效地提高人们免疫力,降低癌症发病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治疗癌症的桑黄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预防、治疗癌症的桑黄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桑黄,洗净,进行超声波预处理300~800秒,然后粉碎,过10~100目筛,备用;
(2)上述粉碎的桑黄,加入8~12倍量的水,升温至40~70℃,保温1~3小时;加入适量中性蛋白酶或/和木瓜蛋白酶,酶解2~4小时,过滤,得酶解液;
(3)向上述酶解液中加入适量蜂蜜、果葡糖浆,混匀,得混合液;
(4)对混合液进行超高磁处理:置于7000~8000GS(高斯)超高磁装置中,处理3~6分钟;
(5)超高磁处理后,进行超高压处理:置于高压装置中,施加400~600MPa的压力,并保持8~12分钟;超高压处理后,即得桑黄饮品。
优选的,超声波预处理50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7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