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均衡充电电路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7159.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5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涛;江涛;欧阳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朱如松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衡 充电 电路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和装置,其中,所述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于电芯,且与至少另一路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自均衡充电电路包括:均衡电压比较模块,在连接的电芯电压大于预设的均衡电压时,通过一充电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在所有的自均衡充电电路检测的电芯电压均大于所述均衡电压时,通过一结束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充电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开启小电流充电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结束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结束充电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本发明的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和装置,可实现对电池组充电时自动小电流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现有电池制造水平和工艺的制约,各个电池单体之间会存在细微的差别,即存在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会使电池单体的各项参数大相径庭,进而导致各个电池单体的输出电压不一样。根据需要,如果要将多个电池单体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电池组,则需要采用电压均衡手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升电池组的性能。而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自放电程度以及部位温度等原因,也会导致电池单体出现不一致性现象,从而影响了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
现有的充电器大部分缺乏对电池的有效控制,而单独的智能充电器在价格上又比较昂贵,这些原因都制约了对电池组的均压管理,从而会影响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如何实现对电池组充电时自动小电流均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于电芯,且与至少另一路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自均衡充电电路包括:均衡电压比较模块,在连接的电芯电压大于预设的均衡电压时,通过一充电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在所有的自均衡充电电路检测的电芯电压均大于所述均衡电压时,通过一结束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充电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开启小电流充电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结束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结束充电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可选的,上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中,还包括一开关控制管;所述开关控制管为mos管,栅极连接于所述所述均衡电压比较模块连接,源极连接于电芯负极,漏极连接于所述结束信号发送模块。
可选的,上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中,所述均衡电压比较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基准电压源以及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芯的正负极;所述基准电压源与所述第三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芯的正负极之间,并根据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确定所述均衡电压;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基准电压源之间,当电芯电压大于均衡电压时导通。
可选的,上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中,所述基准电压源为TL431。
可选的,上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中,所述充电信号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合器;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接入电芯的正极,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结束信号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侧与其他路自均衡充电电路中的充电信号发送模块的输出侧并联。
可选的,上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中,所述结束信号发送模块包括第二光耦合器;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充电信号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管与所述均衡电压比较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出侧与其他路自均衡充电电路中的结束信号发送模块的输出侧串联。
可选的,上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中,所述第一光耦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光耦合器为TLP187。
可选的,上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中,还包括: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包括:并联的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的一端与电芯的正极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管接入电芯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7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