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及浅层地热能补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7060.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主分类号: | F24T10/20 | 分类号: | F24T10/20;F24T10/40;F24T50/00;F24F5/00;F24D3/10;F24D3/18;F24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周俊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地热能 联合 供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及浅层地热能补热系统,包括使用终端、水源热泵机组、供热循环泵和地下水换热循环泵,所述使用终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总泵,所述循环水总泵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内换热泵机组;本发明能够缩短两者之间传输距离,减少布设成本损耗的同时,有效缩短地热采集的有效传输距离,减少传输过程中地热能源的无故损耗,提高地热能源的高效利用程度,降低地热能不热系统整体布设对人力资源的损耗,实现有效资源的高效利用率,扩大了地热采集和传输的有效传到面积,极大的提升地热采集效率,提高引热方板的结构稳定性,实现安全采热和供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开发和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及浅层地热能补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地温热能是指温度在25℃以下,蕴藏在浅层地表层的土壤、岩石、水源中的可再生能源。将这种能源利用于建筑空调领域的技术,称之为地温技术;地温能是相对于地热资源而言的能源概念,二者均属地热能范畴,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是对浅层低温(25℃)地热能的定义,后者是对深层高温(≥25℃)地热能的定义,浅层地热能一般是通过热泵技术进行开采利用,即利用高位能,如电能等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地源热泵正是利用了浅层地热能作为冷热源进行热量提取与释放。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109340864A公开了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及浅层地热能补热系统,其采热端与供热端距离较远,热能损耗较大,无法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采热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及浅层地热能补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及浅层地热能补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采热端与供热端距离较远,热能损耗较大,无法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采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及浅层地热能补热系统,包括使用终端、水源热泵机组、供热循环泵和地下水换热循环泵,所述使用终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总泵,所述循环水总泵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内换热泵机组,所述内换热泵机组的一侧经由管道连接有地源副循环水泵,使用终端通过管道与供热循环泵相连接,而供热循环泵通过管道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安装,且地下水换热循环泵通过管道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地源副循环水泵的一端经由管道连接有中深层换热系统,所述中深层换热系统的右侧布设有浅层换热系统,所述中深层换热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有中深层供管道,所述浅层换热系统经由管道连接有浅层供回管道,其中,中深层换热系统为位于地下2000m以下岩体热源的地热井系统,浅层换热系统为位于地下150m的浅层地热井系统,中深层换热系统和浅层换热系统内均设置有循环介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浅层供回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浅层埋管分水器,所述浅层埋管分水器的左侧布设有浅层埋管集水器,所述浅层埋管集水器的左侧经由管道连接有中深层地热分水器,所述中深层地热分水器的左侧经由管道连接有中深层地热集水器,中深层换热系统内部的循环介质通过中深层供管道进入中深层地热集水器,而浅层换热系统内的循环介质通过浅层供回管道进入浅层埋管集水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换热泵机组的左侧靠近上部经由管道连接有集水阀一号,所述内换热泵机组的左侧靠近上部经由管道并排连接有分水阀一号,所述内换热泵机组的左侧靠近下部经由管道连接有集水阀二号,所述内换热泵机组的左侧靠近下部经由管道并排连接有分水阀二号,集水阀一号、分水阀一号、集水阀二号和分水阀二号之间相互并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7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