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的多源协同保护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7003.5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郁正纲;王凯丰;李蓓;牛萌;靳文涛;朱立位;伏祥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3/00;H02H3/08;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郭瑶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协同 保护 配置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配电网的多源协同保护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采用代理信息融合技术,收集配电网各条馈线的电流保护信息,根据电流保护信息计算电流保护整定值;根据电流保护整定值以及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各条馈线上的电流值,通过启动判据,判断是否启动电流保护,实现配电网的多源协同保护配置本发明通过代理信息融合技术,用于收集各条馈线的电流保护信息,对于保护的判断具有灵活性和可靠性。本发明所提出的自适应电流保护可以解决由于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过流保护的保护范围超越、保护不灵敏等问题,为储能接入电网的保护方法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保护配置方法,具体涉及配电网的多源协同保护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技术;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保护是指当线路发生短路时,重要特征之一是线路中的电流急剧增大,当电流流过某一预定值时,反应于电流升高而动作的保护装置叫过电流保护;协同保护是利用各保护间的协调与合作进而来提高整个保护系统性能。
储能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新增投运的储能装机容量翻倍增长,在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等三侧场景均有大规模储能电站的规划和投产建设。
储能系统具备平衡配电网峰值功率,帮助消纳分布式光伏的特点,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方面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储能系统能量双向流动的特点,随着储能大规模并入配电网,系统的潮流方向改变频繁,会对配电网络的运行方式和网络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储能系统的加入将原来简单的单电源辐射网络变成了多电源网络,会使原有的保护出现灵敏度降低、拒动等问题,从而导致现有的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运行,使得传统电流保护的适用性受到制约,其对配电网的电压、潮流、电能质量和保护方案等都会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传统继电保护技术日趋成熟,随着高比例新能源及电力电子设备接入配电网,配电网结构及故障特征更加复杂,对现有继电保护体系包括保护原理与策略、保护配置、整定计算等多方面带来挑战。因此,亟需研究并提出适应大规模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的保护配置方法。
现有大多数的配电网保护方案,都集中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系统,其技术方法与含储能系统的相接近。当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系统的潮流方向频繁变化的情况,无法解决配电网传统电流保护存在的上下级保护误动拒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配电网的多源协同保护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当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系统的潮流方向频繁变化的情况,有效解决配电网传统电流保护存在的上下级保护误动拒动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流保护的适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配电网的多源协同保护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代理信息融合技术,收集配电网各条馈线的电流保护信息,根据电流保护信息计算电流保护整定值;
根据电流保护整定值以及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各条馈线上的电流值,通过启动判据,判断是否启动电流保护,实现配电网的多源协同保护配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采用代理信息融合技术,收集各条馈线的电流保护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代理信息融合技术,收集各条馈线的电流保护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在配电网中构建通信网络储能系统-代理,包括信息采样代理、状态估算代理、定值管理代理、逻辑判断代理、安全监测代理以及保护策略代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7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