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制剂潜在的味效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6954.0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2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生;马丽娟;雷乐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70/40 | 分类号: | G16H70/40;G16C20/30;G16C2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李玉娜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阳光南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制剂 潜在 关键 质量 属性 辨识 方法 | ||
1.一种中药制剂潜在的味效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将中药制剂所含药味按味效划分成酸、苦、甘、辛、咸和寒、热、温、凉多个味效模块;
步骤2:采用数据库及文献调研收集并整理各味效模块的中药药味化学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
步骤3:采用数据库及文献调研收集并整理中药制剂主治的疾病靶点;
步骤4:整理(2)和(3)中的交集靶点,分别作为酸、苦、甘、辛、咸各味效模块所治病症作用的靶点;
步骤5:分别构建(4)中各味效模块交集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中药制剂成分对应各味效模块的潜在关键作用靶点;
步骤6:依据(5)中各味效模块的潜在关键作用靶点,反向预测其对应的中药制剂化学成分,构建“味效模块-化学成分-潜在关键作用靶点”网络,辨识中药制剂潜在的味效关键质量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制剂潜在的味效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味效为中医药理论中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和寒、热、温、凉四性,分类依据为中国药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制剂潜在的味效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在线数据库及文献调研包括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TCMID数据库、TCM Database@Taiwan数据库、ETCM数据库、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化源网、YaTCM数据库、Symmap数据库、ChEMBL数据库、STITCH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PharmMapper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等相关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文献检索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中药制剂潜在的味效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在线数据库及文献调研包括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CTD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ETCM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ChEMBL数据库等数据库、TCGA/GEO获取疾病的靶点信息或者疾病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文献检索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中药制剂潜在的味效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潜在关键作用靶点的筛选原则为由Bisogenet、STRING数据库等构建作用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经由MCODE模块筛选、Degree、Betweenness、Closeness、BottleNeck、Clustering Coefficient、DMNC、Ec Centricity、EPC、MCC、MNC、Radiality、Stress、Average Shortest PathLength、Betweenness Centrality、ClosenessCentrality、Neighborhood Connectivity、Number Of Directed Edges、TopologicalCoefficient,其中一种或多种指标筛选出的分值不小于中位数、平均数或排名靠前、分值高的作用靶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中药制剂潜在的味效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味效模块-化学成分-潜在关键靶点”网络,通过不同味效模块包含的潜在关键作用靶点反向预测对应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作为中药制剂潜在味效关键质量属性。
7.一种中药制剂潜在的味效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方法在同仁牛黄清心丸味效关键质量属性筛选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69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