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设备的过热保护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46882.X | 申请日: | 2017-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3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76/28;H04W24/04;G06F1/3209;H04W24/10;H04W8/24;H04W24/08;H04M1/724;H04W72/04;H04W52/36;H04B1/036;H04W52/52;H05K10/00;H04L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杨凯程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设备 过热 保护 方法 装置 基站 | ||
1.一种用户设备的过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用户设备上,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用户设备由无线链路配置过高导致过热时,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降温配置的第一信令并且启动一个预设时长的计时器;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至少包括用户设备确定的用于指示基站解决用户设备过热问题的辅助信息,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临时UE能力,所述临时UE能力为用户设备的类型或者用户设备的临时射频参数;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计时器超时时的设备温度;
执行检测结果对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计时器超时时的设备温度,包括:
若在所述计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信令返回的携带有降温配置的响应信令,重置所述计时器;
在所述计时器重置之后,检测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计时器超时时的设备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所述检测结果对应的操作,包括: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计时器超时时仍然过热,则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降温配置的第二信令并重新启动所述计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所述检测结果对应的操作,包括: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计时器超时时不再过热,向所述基站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不再过热的第三信令并停止运行所述计时器;或者,
拒绝向基站发送任一信令并停止运行所述计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计时器超时之前发生连接重新建立流程,则停止运行所述计时器。
6.一种用户设备的过热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降温配置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至少包括用户设备确定的用于指示基站解决用户设备过热问题的辅助信息,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临时UE能力,所述临时UE能力为用户设备的类型或者用户设备的临时射频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生成携带有降温配置的响应信令;
发送所述响应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生成携带有降温配置的响应信令,包括:
从所述第一信令中解析得到降温辅助信息;
基于所述降温辅助信息,生成所述响应信令。
8.一种用户设备的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在用户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过热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用户设备由无线链路配置过高导致过热时,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降温配置的第一信令并且启动一个预设时长的计时器;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至少包括用户设备确定的用于指示基站解决用户设备过热问题的辅助信息,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临时UE能力,所述临时UE能力为用户设备的类型或者用户设备的临时射频参数;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计时器超时时的设备温度;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检测结果对应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重置子模块,被配置为若在所述计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信令返回的携带有降温配置的响应信令,重置所述计时器;
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计时器重置之后,检测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计时器超时时的设备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计时器超时时仍然过热,则向基站发送用于请求降温配置的第二信令并重新启动所述计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68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