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电子防辐射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6758.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西市寰球新能源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D01F1/08;D06M11/49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梁彦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电子 防辐射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电子领域防辐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Bi(NO3)3和Fe(NO3)3溶解在乙醇和冰醋酸溶液中得到溶液A,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到易挥发溶剂中搅拌得溶液B,将溶液B和溶液A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以空气作为芯层,溶液C作为静电纺丝外液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到中空的前驱体纳米纤维;(2)将CoCl2·6H2O和碳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随后加入中空的纳米纤维,于170‑200℃进行水热反应,得前驱体置于惰性气体下煅烧制得BiFeO3‑Co3O4核壳复合材料,壳为多孔结构,该复合材料矫顽力大、轻质、抗氧化能力强、电磁波吸收性优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电子电磁波吸波防辐射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电磁波干扰和电磁波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人类通讯的质量,吸波防辐射材料的研究是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的重要手段,吸波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电磁波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同时使得入射到材料内部的电磁波被有效地衰减,近年来吸波材料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国专利CN201810869322.8公开了一种基于改性MOF材料热解制备Fe/Co/C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采用金属盐类和有机配体为原料,添加改性剂,制备出可控结构的有机金属框架结构前驱体,再与含有特定金属离子溶液进行混合研磨,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经过高温煅烧,将掺有特定金属离子的MOF材料转化为两种磁性金属与多孔碳复合的材料即Fe/Co/C复合吸波材料。中国专利CN202010042667.3公开了一种BiFeO3/RGO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铁酸铋粉末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一起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搅拌并超声分散均匀,所得悬浮液水热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洗涤,干燥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铁酸铋粒子的复合材料。该复合物满足阻抗匹配和电磁波衰减特性,是良好的介电损耗型隐身吸波材料,在吸波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在结构、性能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吸波材料的吸收性能不仅与材料本身有关,还与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有关,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吸收体,例如片状、三维花状、纳米管状等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利于形成多重反射,能增加对电磁波的吸收,能达到更好的吸波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纳米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饱和磁化率高、轻质、抗氧化能力强、电磁波吸收性能优异等特点。
一种无线通讯系统电磁波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Bi(NO3)3和Fe(NO3)3充分溶解在乙醇和冰醋酸溶液中得到溶液A,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到易挥发溶剂中搅拌得溶液B,将溶液B和溶液A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以空气作为芯层,溶液C作为静电纺丝外液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到中空的前驱体纳米纤维;
(2)将CoCl2·6H2O和碳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随后加入中空的纳米纤维,于170-200℃进行水热反应,得前驱体置于惰性气体下煅烧制得BiFeO3-Co3O4复合材料。
优选的,Bi(NO3)3和Fe(NO3)3的摩尔比为1:1。
优选的,煅烧温度为350-550℃,时间为1-2h。
优选的,BiFeO3和Co3O4的摩尔比为1:(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西市寰球新能源技术中心,未经莱西市寰球新能源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6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失真音频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计算机用自动控制的屏幕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