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46361.4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诸金标;姚红庆;方宁象;胡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立泰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H1/08 | 分类号: | F41H1/08;B29C70/68;B29C70/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孙艾明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复合材料 防弹 头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层(3)、PE防弹层(2)、增强层(1),所述缓冲层(3)、PE防弹层(2)和增强层(1)由内至外依次叠合,在相邻层间涂覆胶黏剂,然后在高温下胶黏热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PE防弹层(2)包括内外两层PE壳体,每层PE壳体分别包括五个模块,五个模块分别为头盔顶部模块(4)和位于头盔四周的四个头盔侧部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其特征在于:外层PE壳体的头盔顶部模块(4)的投影高度占整个头盔投影高度的1/6-1/7,内层PE壳体的头盔顶部模块(4)的投影高度比外层壳体的头盔顶部模块(4)大3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其特征在于:内外两层壳体的五个模块的连接缝相距大于或等于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3)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1)由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3)、PE防弹层(2)、增强层(1)的面密度比例为1:5-7:1。
8.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头盔的PE防弹层(2)分割为内外两层,每层包含五个模块,五个模块分别为头盔顶部模块(4)和位于头盔四周的四个头盔侧部模块;
步骤二,在模具中将多层PE防弹材料叠加,在120-128℃和20-30MPa压力下高温保压25-30min,然后保持压力不变,降温至30-40℃,继续保压5-10min,得到相应的PE防弹层(2)的五个模块;
步骤三,将同一组的五个模块按照防弹头盔的形状组合在一起,放入定位模具内腔,并在相邻的模块之间涂上一层热塑性胶层,在定位模具中固化成型后取出,分别得到内、外两层PE壳体;
步骤四,在成形模具中,按照增强层(1)、外层PE壳体、内层PE壳体、缓冲层(3)的顺序叠合在一起,两层PE壳体之间涂上一层面密度为80-200g/m2的热塑性胶层;在增强层(1)与外层PE壳体之间涂上一层80-200g/m2的热固性胶层,在缓冲层(3)与内层PE壳体之间涂上一层80-200g/m2的热固性胶层;
步骤五,在成形模具中,将增强层(1)、外层PE壳体、内层PE壳体、缓冲层(3)在90-110℃和20-25MPa压力下保压40-60min,复合而成防弹头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防弹头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PE防弹材料为PE纤维机织布、PE无纬布、PE膜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立泰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立泰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63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