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型低压电缆分支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6156.8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3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见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H02J7/35;H02J7/00;G08B3/10;G08B21/18;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湖南楚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68 | 代理人: | 胡江宇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低压 电缆 分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型低压电缆分支箱,包括有节能回收箱、电力补偿箱、分支配电箱,节能回收箱的底面与电力补偿箱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负极连电柱、第一正极连电柱,电力补偿箱的底面与分支配电箱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负极连电柱、第二正极连电柱,节能回收箱的顶面与遮雨板的底面接触,遮雨板的左侧面与第二拉带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拉带的底端设置有中间球,中间球的左右外周分别与左位限制条、右位限制条接触,中间球底端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太阳能回收能力以及不能实现电力补偿、非接触式的智能配电等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低压电缆分支箱。
背景技术
电缆分支箱作为电缆分支使用,电缆分支箱的主要作用是将电缆分接或转接,主要起电缆分接作用和电缆转接作用。随着电力工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电网改造已全方位启动。地下主线电缆在一定的距离需要实现多回路分支配电时,采用电缆分支箱作为配电的重要配套设备是既经济又方便安全的一种办法。相对传统的配电箱,电缆分支箱大大节省土地,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和扩展,不需要地上的基建,极大降低基建投资,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工程造价,而且美化铁路环境。
节能环保型低压电缆分支箱的发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节能环保型低压电缆分支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节能环保型低压电缆分支箱,往往不具备太阳能回收能力以及不能实现电力补偿、非接触式的智能配电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型低压电缆分支箱,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有利于发明装置未来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低压电缆分支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太阳能回收能力以及不能实现电力补偿、非接触式的智能配电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型低压电缆分支箱,包括有节能回收箱、电力补偿箱、分支配电箱,所述的节能回收箱的底面与电力补偿箱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负极连电柱、第一正极连电柱,所述的电力补偿箱的底面与分支配电箱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负极连电柱、第二正极连电柱,所述的节能回收箱的顶面与遮雨板的底面接触,所述的遮雨板的左侧面与第二拉带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拉带的底端设置有中间球,所述的中间球的左右外周分别与左位限制条、右位限制条接触,所述的中间球底端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的左位限制条、右位限制条的底端分别与底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遮雨板的右侧面与第一拉带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拉带的底端与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杆设置在液压缸的顶部动力输出端,所述的液压缸的底部固定有液压缸底板。
所述的节能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太阳能圆板,所述的太阳能圆板的顶面与下伸筒的底端接触,所述的下伸筒的顶端与遮雨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太阳能圆板的左右部外周之间通过电缆线串联有第一二极管、蓄电池、第二二极管,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左侧为正极,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左侧为正极,所述的蓄电池的左侧面通过电缆线与第一负极连电柱的顶端电性连接,所述的蓄电池的右侧面通过电缆线与第一正极连电柱的顶端电性连接。
所述的节能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承接筒,所述的承接筒的顶端与节能回收箱的顶面接触,所述的承接筒的底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位电片、右位电片,所述的左位电片、右位电片的底端与绝缘底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的左位电片的左侧面通过电缆线与液压缸控制器的左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右位电片的右侧面通过电缆线与液压缸控制器的右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液压缸控制器的左右侧面之间通过电缆线串联有保护电阻、第一电源、第一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61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