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4906.8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0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超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5/008 | 分类号: | G21F5/008;G21F5/14;G21F5/06;G21F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凝固 流体 包容 放射性 物质 运输 装置 方法 | ||
1.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可凝固流体、放射性物质支架、棒状放射性物质、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所述放射性物质支架通过连接支架连接在所述罐体内侧壁上且与所述罐体间隔布置,所述棒状放射性物质放置在所述放射性物质支架内,所述罐体内以及所述放射性物质支架内均填充有所述可凝固流体,所述冷却系统和所述加热系统分别用于对所述可凝固流体进行冷却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凝固流体在常温下为固态,并在熔化和凝固处体积变化小于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凝固流体包括铅、铅铋合金和铅锂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棒状放射性物质之间存在用于充满所述可凝固流体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内部冷却装置和外部冷却装置,所述内部冷却装置置于所述可凝固流体中,所述外部冷却装置置于所述罐体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内部加热装置和外部加热装置,所述内部加热装置置于所述可凝固流体中,所述外部加热装置置于所述罐体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系统,所述测温系统安装在所述罐体内并用于测量所述罐体内可凝固流体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有盖体,所述可凝固流体上方填充有惰性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系统,所述保温系统包覆在所述罐体外侧壁上。
10.基于可凝固流体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凝固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运输前,将棒状放射性物质被置于罐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支架上,其放射性物质段处于被可凝固流体淹没的状态,所述放射性物质支架形成对棒状放射性物质的固定区域,所述放射性物质支架与所述罐体之间的间隔形成对棒状放射性物质的外防护区域;
S2,开启冷却系统,冷却棒状放射性物质的外防护区域,并使可凝固流体凝固;当固定区域和外防护区域的可凝固流体凝固至固体状态后进行运输;
S3,运输完毕后,通过加热系统加热放射性物质外防护区域,并使可凝固流体熔化;当棒状放射性物质的固定区域和外防护区域的可凝固流体熔化之后,可进行棒状放射性物质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超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超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9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