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4164.9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刘冬妮;肖丽;郑皓亮;韩承佑;玄明花;赵蛟;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陶丽;曲鹏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像素 电路 及其 驱动 方法 显示装置 | ||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像素电路包括:电流控制子电路和灰阶控制子电路,电流控制子电路用于接收显示数据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根据发光控制信号控制是否产生驱动电流,根据显示数据信号控制产生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强度;灰阶控制子电路用于接收模式控制信号和产生的驱动电流,当模式控制信号为第一显示模式时,以第一时长驱动发光元件;当模式控制信号为第二显示模式时,以第二时长驱动发光元件,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中至少一个由多个脉冲时段组成。本公开通过根据不同的显示模式,以不同的时长驱动发光元件,且不同的时长中至少一个由多个脉冲时段组成,使得低灰阶时,可将发光时间分散在发光阶段中,避免低灰阶出现的闪烁现象。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 LED)技术是通过在一个芯片上高密度地集成微小尺寸的LED阵列,以实现LED的薄膜化、微小化和矩阵化,其像素间的距离能够达到微米级别,而且每一个像素都能定址、单独发光。Micro LED显示面板因其低驱动电压、长寿命、耐宽温等特点,逐渐向消费者终端机所用的显示面板发展。
通常通过像素电路与Micro LED电连接,以驱动Micro LED发光。在相关的像素电路中,通常通过电流和发光时间来共同调节灰阶,但是,通过电流来调节灰阶,会使得低灰阶对应低电流密度,其效率就会降低,并且随着电流密度的变化,Micro LED的色坐标会发生变化,即Micro LED在灰阶变化时会发生色偏;而依靠减小发光时间来调节灰阶,如果发光时间集中在一段,容易造成画面闪烁(flicker),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电流控制子电路、灰阶控制子电路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电流控制子电路,用于接收显示数据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控制是否产生驱动电流,根据所述显示数据信号控制产生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强度;所述灰阶控制子电路,用于接收模式控制信号和所述电流控制子电路产生的驱动电流,当所述模式控制信号为第一显示模式时,以第一时长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当所述模式控制信号为第二显示模式时,以第二时长驱动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中的至少一个由多个脉冲时段组成。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灰阶控制子电路包括:模式控制子电路、反相器子电路和第三发光控制子电路,其中:所述模式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一控制信号端、模式控制信号端和第二节点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端的信号写入所述第二节点;所述反相器子电路分别与发光控制信号端、脉冲控制信号端、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或所述脉冲控制信号端的信号写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发光控制子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电流控制子电路和所述发光元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流控制子电路的驱动电流,在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控制所述驱动电流流过所述发光元件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站隔离冲突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干坞坞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