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单元与应用其的键盘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44085.8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许哲嘉;陈昱翰;廖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7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单元 应用 键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与应用其的键盘。按键单元包括电路板、弹性元件、键帽以及处理电路。电路板包含内埋于电路板中的电容感测电路,且电容感测电路包括一对感测电极。弹性元件设置在电路板上。键帽可移动地设置在电路板上方,并与电路板彼此分隔。弹性元件设置在键帽与电路板之间,以使键帽相对于电路板在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处理电路电连接至所述对感测电极,以取得在所述对感测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的变化值,并根据耦合电容的所述变化值判定键帽是否被触碰或按压。本发明提供的按键单元与应用其的键盘,尽管同时按压键盘上多于两个按键单元,也可以改善检测的准确率,并避免“假按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单元与应用其的键盘,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单元与应用其的键盘。
背景技术
键盘广泛地作为使用者界面而被用于电脑系统,以让使用者可以操作电脑系统。常见的其中一种键盘类型为“垫圈开关(dome-switch)”键盘。
当按键被按压时,按键的键帽推挤设置在键帽下方的橡胶(rubber dome)垫圈。橡胶垫圈被压缩并将触碰反馈给按压按键的使用者。同时,橡胶垫圈的变形迫使设置在橡胶垫圈下方的导电膜层变形,并与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一对导电迹线接触,因而导通对应于此按键的开关。
在键盘中的芯片可通过PCB上的每一对导电迹线向所有按键发出扫描信号。当由于导电膜层的接触使得对应于其中一对导电迹线的信号改变时,芯片产生代码,其对应于连接到所述对导电迹线的按键,再将代码传送至电脑的处理器,以使处理器可以产生对应于被按压按键的指令。
然而,按键需要被按压一定距离,以触发对应于按键的开关。此外,当两个或多个按键,如:键盘上的按键“A”、按键“W”以及按键“Q”,同时被按压时,芯片很有可能误判信号是对应于其他未被按压的按键,如:未被按压的按键“S”,而产生“假按压(phantomswitch)”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键盘的多个按键单元被同时按压时,避免“假按压”的问题,并改善检测的准确率。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及应用其的键盘。
在一个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其包括电路板、弹性元件、键帽以及处理电路。所述电路板包含内埋于所述电路板中的一电容感测电路,且所述电容感测电路包括彼此相互间隔设置的一对感测电极。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电路板上。键帽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方,并与所述电路板彼此分隔。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键帽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以使所述键帽相对于所述电路板在一未按压位置与一按压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处理电路电连接至所述对感测电极,以取得在所述对感测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的变化值,并根据所述耦合电容的所述变化值判定所述键帽是否被触碰或按压。当所述耦合电容的变化值大于一第一阈值并小于一第二阈值时,判定所述键帽被触碰。当所述耦合电容的变化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判定所述键帽被按压。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进一步包括一浮接导电结构,所述浮接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键帽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或设置在所述键帽的一外表面,其中,所述浮接导电结构随着所述键帽的移动而移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其中,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一连接部以及一凸出部,其中,所述连接部连接至所述键帽,且所述凸出部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电路板延伸。当所述键帽在所述未按压位置时,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电路板彼此分离。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进一步包括一浮接导电结构,所述浮接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一端的第一导电层。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进一步包括一浮接导电结构,所述浮接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键帽的一内表面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第二导电层。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单元,其中,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凸出部对齐的一开口。当所述键帽朝向所述电路板移动时,所述凸出部被推入所述开口,但不接触所述对感测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感测材料与气体传感器
- 下一篇:把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