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电磁加热同步退磁设备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43872.0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苏瑞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周巍 |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电磁 加热 同步 退磁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电磁加热同步退磁设备及方法,应用在轴承退磁的领域中,解决了现有轴承产品电磁加热后退磁效果不充分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步骤:S1:将轴承件套设于轴承加热套杆上;S2:轴承加热座通电,通过温控定时板控制轴承加热座的温度持续升温至50‑120摄氏度;S3:达到指定加热温度后,控制可控硅控制块实现输出电压由220V或380V缓慢下降至0V,持续时间为2‑6秒;S4:进行残磁检测;S5:将S4中不合格的轴承件进行二次加热退磁,通过温控定时板控制轴承加热座的温度持续升温至50‑80摄氏度,达到指定加热温度后,控制可控硅控制块实现输出电压由220V或380V缓慢下降至0V,持续时间为3‑5秒;S6:取走轴承件,具有保障轴承产品稳定充分退磁作用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退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电磁加热同步退磁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一种常见的连接部件,通常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两个部件,利用热胀冷缩的特性可以使轴承装配孔直径增大或缩小便于装配。
现在普遍使用的轴承加热装置是一种电磁加热设备,这种加热设备进行轴承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轴承受热均匀的特点,但是这种加热方式加热轴承会使轴承在加热后具有磁性,所以需要对轴承进行消磁,现行的退磁设备无法实现充分稳定的退消磁效果,导致轴承件上残留大量的余磁,影响后续轴承件稳定的工作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电磁加热同步退磁设备及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实现稳定充分的退消磁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电磁加热同步退磁设备,其特征是:包括轴承加热座,所述轴承加热座上架设有轴承加热套杆,所述轴承加热座上还设有电控块,所述电控块包括温控定时板和可控硅控制块。
进一步的,一种轴承电磁加热同步退磁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轴承件套设于轴承加热套杆上;
S2:轴承加热座通电,通过温控定时板控制轴承加热座的温度持续升温至50-120摄氏度;
S3:达到指定加热温度后,控制可控硅控制块实现输出电压由220V或380V缓慢下降至0V,持续时间为2-6秒.
S4:取走轴承件,进行残磁检测;
S5:将S4中不合格的轴承件进行二次加热退磁,通过温控定时板控制轴承加热座的温度持续升温至50-80摄氏度,达到指定加热温度后,控制可控硅控制块实现输出电压由220V或380V缓慢下降至0V,持续时间为3-5秒;
S6:取走轴承件,完成加热退磁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S3中持续时间为3秒,所述S5中持续时间为4秒。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温度为75摄氏度,所述S5中温度为60摄氏度。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加热套杆的两端设有定位孔,所述轴承加热座上设有供定位孔插设的定位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加热后的轴承件到达指定温度时,在短时间内控制电路输出电压由最高缓慢降为零,能够有效实现对轴承件中残磁的退磁消除效果,保障轴承件后续正常可靠的使用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展现实施例中加热退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轴承加热座;2、轴承加热套杆;3、电控块;4、温控定时板;5、可控硅控制块;6、定位孔;7、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苏瑞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盐城市苏瑞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3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