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热计量分摊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43765.8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发君;罗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源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牛晴 |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计量 分摊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热计量分摊系统及方法,所述热计量分摊系统包括:设置在每户室内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用于采集该户的室内温度;安装在单元热力入口或楼栋热力入口的热量表,用于采集分摊周期内该单元或该楼栋的累计热量;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采集的室内温度以及每户的采暖面积分摊所述热量表采集的累计热量。本发明所述系统结构简单,每个设备都是一个独立终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分户热计量系统的本地化部署,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施工和运维难度,且分摊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系统中的全部设备均采用物联网技术,单点独立运行,节约了系统的施工和运维成本,适用于各种已完成热计量改造的项目,且升级改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热计量分摊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分户热计量系统大多采用本地化部署,系统运维难度大,且分摊算法复杂,不易实施;每户单独布线,成本高,取暖费用高,特别是对需要进行热计量改造的项目,户内管路改造的范围大,施工困难,成本高,用户改装意愿低。近20年我国针对供热计量改造投入了大量资金,由于各种因素,大部分热计量设备已无法正常运行,多数原因是缺乏系统维护,且维护成本太高。现有的主要热计量方法包括热量表法、热分配计法、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温度面积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且都有较大的安装面积,若长时间不去使用,设备老化加快,将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此外,目前的供热计量分摊工作,一般是靠人工去操作,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失误操作以及计量不同步的问题,智能化程度低且准确性无法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热计量分摊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可实现供热计量,提高设备利用率,推进我国供热计量改革取得成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热计量分摊系统,包括:
设置在每户室内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用于采集该户的室内温度;
安装在单元热力入口或楼栋热力入口的热量表,用于采集分摊周期内该单元或该楼栋的累计热量;
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采集的室内温度以及每户的采暖面积分摊所述热量表采集的累计热量。
可选的,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包括:温度采集器;
所述温度采集器采用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供电的形式。
可选的,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还至少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和时钟模块;
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至少能够显示: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系统时间、无线通信状态、周期分摊热量和累计分摊热量;
所述温度采集器具有历史数据存储功能和断点数据续传功能;
所述温度采集器还具备室温设定功能,以配合智能调节阀实现室温调控。
可选的,所述热量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热量表采集的累计热量传送给所述管理平台。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采用NB、LORA、5G和/或WIFI无线通信方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热计量分摊方法,包括:
通过设置在每户室内的物联网终端设备采集每户的室内温度;
通过安装在单元热力入口或楼栋热力入口的热量表采集分摊周期内该单元或该楼栋的累计热量;
根据采集的每户的室内温度以及每户的采暖面积分摊所述单元或楼栋的累计热量。
可选的,根据每户的采暖面积分摊所述单元或楼栋的累计热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源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源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3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web云平台的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板式风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