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炔二醇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43760.5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那日松;刘佳;李常凯;李洪连;张猛;丁胜利;尹新明;冯家阳;王文亮;孙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333/16 | 分类号: | C07D333/16;C07C33/30;C07C29/56;C07C43/23;C07C41/32;C07C33/48;C07C33/048;C07D213/30;A01N43/10;A01N31/04;A01N43/40;A01P3/00;A01P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炔二醇类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炔二醇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双炔二醇类化合物,如下式所示:其合成方法如下:取代基仲醇类末端炔与取代基仲醇类炔基溴代物在偶联催化剂催化下,在不同的溶剂中反应得到双炔二醇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为末端炔基和炔基溴代物的碳碳偶联成方法,反应本身具有分子经济性,溶剂为水,避免使用危险溶剂,废液少,易处理。同时此合成方法不需要使用昂贵的配体催化剂,成本低廉。本发明合成的化合物对植物土传病害具有杀菌活性,可以作为新型杀菌剂的有效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炔二醇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连炔基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因此单炔基的偶联反应在天然产物的合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双炔基结构是植物源次生代谢产物中的一种重要骨架,多种含此结构的天然产物提取物或其类似物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天然烯二炔抗癌抗生素的首次报道可追溯到1980年代后期。从那时起,人们对该化合物家族的化学,生物学和潜在医学应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具有代表性的光化学杀菌活性物质C1、植物源天然提取物C2、C3、C4、具有杀虫和抑菌等效果的天然产物C5、C6、C7等,有些化合物已经作为新的农药中间体,被开发成新的杀虫剂,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效益。新天然产物开发中,越来越多的双炔类化合物在抗癌,抗真菌、细菌,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等被广泛报道。因此,有关双炔二醇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如何高效、经济得获得具备分子多样性的双炔二醇类衍生物。
末端炔烃的偶联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以及材料等方面。碳碳键偶联一直是有机合成中的热点,各种金属催化的碳碳键偶联反应已相继被报道。有机相中的碳碳偶联反应通常存在着过程复杂,存在需要助催化剂及过量的碱,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等缺点,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良。而有机溶剂通常污染环境,绿色化学要求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因此对绿色溶剂的开发已成为当今科学领域的重点问题。水是一种最理想的绿色溶剂,作为反应溶剂来讲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染,条件温和、绿色经济、工艺简单、聚合效率高、原子利用率高,有利于绿色和环境友好发展。
中国专利CN103896848A报道了以苯基-邻偕二溴乙烯基苯基乙炔和咪唑或苯并咪唑为原料,在醋酸钯和醋酸铜的共同催化下,以碳酸铯作为碱, 1,10-菲啰啉作为配体,100℃在甲苯中反应24小时制得具咪唑环结构大位阻双炔化合物得方法。
本发明专利使用的方法与上述合成方法比较,合成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过渡金属和昂贵催化剂,同时温度较低,后处理方便,溶剂和试剂更加绿色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炔二醇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所述双炔二醇化合物的化学式如通式Ⅰ所示:
R1和R2彼此相同或者不同,独立地选自H、卤素、羟基、巯基、氰基、硝基、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下列基团: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环烷基、C1-6环烷基氧基、C1-6环烷基硫基、杂环基、杂环基氧基、杂环基硫基、芳基、芳基氧基、杂芳基、杂芳基氧基;
每一个Ra独立选自H、卤素、羟基、巯基、氰基、硝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环烷基、C1-6环烷基氧基、C1-6环烷基硫基、杂环基、杂环基氧基、杂环基硫基、芳基、芳基氧基、杂芳基、杂芳基氧基;
或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每一种对映异构体及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3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拟肽大环化合物及其制剂
 - 下一篇:一种农林复合经济管理用田地作物类别指示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