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VT变矩防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43314.4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5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卓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见 |
| 主分类号: | F16H9/08 | 分类号: | F16H9/08;F16H47/02;F16H57/035;F16H57/04;F16H61/6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32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vt 防护 系统 | ||
本发明专利所提供的一种CVT变矩防护系统,包括:反约束系统、油槽温控系统、液缸温控系统、喷洒温控系统、油渣多段分离系统、水冷恒温系统以及防护控制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设置了反约束系统,解决了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的受力不均匀的问题,避免了非正常磨损以及异响的现象;由于设置了油槽温控系统,提升了降温与润滑效果;由于设置了液缸温控系统,使降温更有效;由于设置了喷洒温控系统使锥轮降温更有效,避免了热保护程序被激发与非正常磨损;由于设置了水冷恒温系统,避免了因对流发生碎屑堵塞调压阀的问题;由于设置了油渣多段分离系统,保持了油液的纯净度延长了更换周期;整个防护系统增加了车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延长了寿命,有效地扩大了装载部件的容错度,为进一步降低成本留下了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变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液式CVT变速箱发展仅有20多年,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一根钢带连接着整个车辆的动力与负载,而钢带拉力与张力是有上限的,要保证钢带承受力在极限范围内就必须保证档位与负载力的正确匹配;而作用在锥轮上的夹紧力系统非常脆弱,其始终在动态的高压下工作,即便是平常路况,如果档位偏高发动机就会因转速不足而卡顿损毁,如果档位偏低发动机就会因转速偏高导致金属带打滑,而金属带打滑甚至只要发生一次就可以让变速器报废,极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不论是档位偏高或者偏低都会造成钢带的超负荷工作,而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执行器的损坏(传感器、调压阀、TCU、线束、发动机、油泵、电源、电路等),控制系统的损坏(信号干扰、兼容性、系统死机、识别错误等),会带来电、电信号以及液压系统的指标异常,而导致CVT变矩器的变矩异常,引发钢带处于极限状态;当在盘山公路、急上坡或急下坡的工况下,极易超出极限值发生钢带打滑断裂,引发车辆失控车毁人亡;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
而让所有批次车辆的电液系统元件长期不发生故障是不可能的;理论上CVT变速箱要求其配套元件十分精良,如果想在中低端车型上使用,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防护系统才能保证CVT变速箱不至于出现超负荷工作;为了占领中低端消费市场,一些CVT汽车厂家,通过设置自保程序的方式对超负荷工作状态下的CVT变速箱进行抑制,只能被迫进入跛行程序,使信号中断或钢带打滑的车辆强制跛行或者动力中断,突然减速或动力中断非常危险;极易引发重大事故。2017年以来,特别因为超负荷运转高温产生的非正常磨损,其碎屑使调压阀堵塞引发钢带打滑变速箱提前报废,其自保程序带来危害逐渐显现,并且无法消除,已沦为不治之症;其案值巨大已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伤害。
发明内容
既然CVT出现极限状态不可接受,如果能建立一套安全有效的防护系统,那么CVT就可以满足中低端CVT车型容错度,那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CVT变矩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约束系统、油槽温控系统以及防护控制系统;其中反约束系统设置在CVT夹紧力系统的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之间;其中油槽温控系统负责对反约束系统以及CVT变矩系统执行抵近降温、润滑以及对油液的分段过滤;其中防护控制系统负责对整个CVT变矩防护系统进行智能控制。
上述的一种CVT变矩防护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其中反约束系统包含反约束装置A、反约束装置B、连通管以及反约束调压阀;其中反约束装置A与反约束装置B结构功能相同并通过连通管与反约束调压阀相连;再其中反约束装置由结构功能相同的液压控制器左与液压控制器右构成,其中液压控制器左由:液缸左、活塞左、轴承组左、耐磨轮左组成,负责对动力输出轴提供反约束力;其中液压控制器右由:液缸右、活塞右、轴承组右、耐磨轮右组成,负责对动力输入轴提供反约束力;其中耐磨轮左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耐磨轮右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当车辆启动后,钢带获得了起始张力后,油液通过反约束调压阀、连通管将油压传递给液缸左与液缸右,使活塞左与活塞右通过轴承组左与轴承组右对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入轴产生与钢带张力相同的反约束力,接着反约束调压阀关闭,根据液体的不可压缩性,确保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对所在的轴承受力均匀,避免轴承产生向内偏移磨损导致震颤与啸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见,未经卓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3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