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基合金的筒体及其制造方法、犁刀式混合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2104.3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施连忠;施成伟;费伯莲;唐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5 | 分类号: | B23K9/025;B23K9/028;B23K9/16;B01F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邹玲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犁刀式 混合 | ||
本发明公开了镍基合金筒体及其制造方法、犁刀式混合机,该制造方法包括:将若干相同的单节筒体环缝焊接,筒体外部焊接的气体保护通过在待焊接的两个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上设置环向气道实现,环向气道的设置方式为:将耐高温胶带沿一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环向设置,耐高温胶带与另一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围合形成一封闭空腔;或者,将耐高温胶带分别沿待焊接的两个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环向设置,待两个单节筒体的接触端接触后,两个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上的耐高温胶带搭接,耐高温胶带与两个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围合形成一封闭空腔。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焊接后筒体的质量而且提高了安全性,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镍基合金的筒体及其制造方法、犁刀式混合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犁刀式混合机的材料为普通的碳钢或不锈钢,其抗腐蚀性与耐磨性能够满足大多数介质的要求;但是对于腐蚀性较强的或者颗粒较硬的介质来说,普通碳钢或不锈钢的筒体和犁头就难以满足耐腐蚀、耐磨性的要求。
镍基合金属于镍基合金,其以镍、铬、钼作为主要合金元素,是一种即使在高温、高压等的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安全、便易使用的理想防腐材料。
然而,在镍基合金实际焊接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镍基合金的导热系数和导电率比碳钢低得多、且电阻率和膨胀系数都比碳钢高得多,导致镍基合金在焊接规范的选择方面需要慎重选择;以及2)镍基合金的焊接与奥氏体不锈钢类似:具有较高的热裂纹敏感性、高的气孔生成几率以及焊接区容易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等;另外,3)镍基合金的熔池中的液态金属比较粘、不容易流动和润湿侧边,不容易焊透,且Ni、Cr元素容易氧化烧损。
因此,在实际焊接工艺中,为了能够克服镍基合金带来的上述不利因素,做好母材焊缝保护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采用镍基合金制作筒体时,镍基合金中的Ni、Cr元素在焊接过程中极容易氧化烧损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镍基合金的筒体及其制造方法、犁刀式混合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镍基合金筒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先将镍基合金的板材卷制成圆筒、纵缝焊接,得到单节筒体;再将若干相同的单节筒体环缝焊接即可;
所述环缝焊接包括筒体外部焊接和筒体内部焊接、且所述环缝焊接在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筒体外部焊接的气体保护通过在待焊接的两个所述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上设置环向气道实现,所述环向气道上开有保护气体入口,所述环向气道的设置方式为:
方式一,将耐高温胶带沿一所述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环向设置,所述耐高温胶带与另一所述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围合形成一封闭空腔;
或者,
方式二,将耐高温胶带分别沿待焊接的两个所述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环向设置,待两个所述单节筒体的接触端接触后,两个所述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上的所述耐高温胶带搭接,所述耐高温胶带与两个所述单节筒体的接触端的内壁围合形成一封闭空腔。
本发明中,所述镍基合金的板材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标准耐蚀合金,例如符合GB/T2054-2013标准的镍及镍合金板,或者符合GB/T15007-2017标准的耐蚀合金,再例如C-276哈氏合金。
本发明中,所述卷制的过程可为本领域常规,例如通过本领域常规的卷板机进行卷制。
本发明中,所述纵缝焊接一般在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纵缝焊接的气体保护可通过本领域常规的保护气体装置实现。
本发明中,所述纵缝焊接之后较佳地还包括一校圆的步骤。
其中,所述校圆的步骤可为本领域常规,例如通过卷板机进行校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双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2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