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模组及吸顶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1286.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川;魏彬;朱奕光;邱华敏;钟观平;蔡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4;F21V23/02;F21V19/00;F21V17/1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鹏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模组 吸顶灯 | ||
本发明公开了光源模组,包括透镜、光源板以及电源组件,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源板的正面,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源板的背面,所述透镜的发光角度大于160°。本发明通过将电源组件设置在了光源板的背面,可以有效规避电源组件对出光的影响,以此达到改善出光效果的目的,避免暗斑的产生;同时,由于电源组件设置在了光源板的背面,使用时会使得光源板的正面更贴近吸顶灯的面罩,这会影响到吸顶灯的出光效果,为此,本申请还同时改善了透镜的结构,使得透镜具有更大的发光角度,从而弥补因为光源板靠近了面罩后的不良影响,改善吸顶灯的出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领域,特别是光源模组以及吸顶灯。
背景技术
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由于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所以称之为吸顶灯。传统吸顶灯的光源有普通白灯泡,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新的灯具上,已经普遍采用了LED作为发光的光源。但是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还有不少的旧的灯具还是使用传统光源,为了改善环境的照明效果,近年来,用LED的光源模组替换旧的发光光源,逐渐新起为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旧灯改造方案。该方案可以在不改变原装修风格以及灯具的前提下,简便替换光源,即可完成旧款荧光灯管向LED灯具的跳跃,简单方便,成本低廉,节约资源。
但是由于现有的光源模组的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电源盒突出于光源表面,导致更换后的吸顶灯会出现暗斑的情况。尤其是随着智能化灯具的产生,各种功能模块加诸于电源盒内部,导致电源盒的体积增大,暗斑的现象更加的明显,影响用户使用感受。同时,光源模组在安装到原有吸顶灯的时候,安装不方便,往往需要将就的吸顶灯整体拆下才能更换,增加了更换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光源模组,包括透镜、光源板以及电源组件,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源板的正面,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源板的背面,所述透镜的发光角度大于1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电源组件设置在了光源板的背面,可以有效规避电源组件对出光的影响,以此达到改善出光效果的目的,避免暗斑的产生;同时,由于电源组件设置在了光源板的背面,使用时会使得光源板的正面更贴近吸顶灯的面罩,这会影响到吸顶灯的出光效果,为此,本申请还同时改善了透镜的结构,使得透镜具有更大的发光角度,从而弥补因为光源板靠近了面罩后的不良影响,改善吸顶灯的出光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镜包括多个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出光部,所述出光部呈圆台形,所述出光部的正面设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为平直的表面,所述出光部中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包括开口,所述开口朝向透镜单元的背面;所述凹腔包括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矩形,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h,所述h的范围为0.60mm~0.85mm;所述第二凹槽呈圆锥状,所述第二凹槽的半径自开口端向出光面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凹槽的最大内径为D,所述D的范围为3.5-3.9mm。
为了使得透镜具有较大的发光角度,本方案中通过优化了单颗透镜单元的形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板包括若干个灯珠,所有灯珠至少分为两组发光单元,每组发光单元的灯珠呈环形等间距的排布,所有发光单元自内向外依次排列,且位于内侧的发光单元的灯珠的间距大于位于外侧的发光单元的灯珠的间距。灯珠采用环形的布置方式,可以使得出光更加均匀,而且位于内侧的灯珠的排布要俾位于外侧的灯珠的排布要疏,这样可以使得光源模组在使用的时候发光更加均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磁铁座,所述磁铁座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源组件的高度,所述磁铁座中设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座安装在所述光源板的背面。通过在光源模组上增加磁铁结构,利用磁铁将光源模组安装到吸顶灯上,提高了光源模组的安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1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