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的模型构建方法、模型构建装置和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1006.8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2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俭;陆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7 | 分类号: | G06F16/957;G06F30/20;G06T5/40;G06T7/40;G06T7/9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处理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模型构建方法、模型构建装置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对机器人进行建模,得到机器人的第一预备模型;对第一预备模型进行贴图,形成第二预备模型;对第二预备模型的贴图进行有损压缩,得到最终模型,最终模型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预备模型的数据量;加载最终模型,以展示最终模型。该方法中,通过对第一预备模型进行贴图,可以形成第二预备模型,形成的第二预备模型的贴图经过有损压缩,得到最终模型,由于经过了有损压缩,使得最终模型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预备模型的数据量,进而在对最终模型加载时,加载的数据量较少,提高了模型的加载速度,从而解决了模型加载速度较慢造成卡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三维模型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人的模型构建方法、模型构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建筑机器人等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仅碧桂园博智林项目就有在研机器人50多款。由于建筑机器人等机器人研发周期比较长,涉及机器人设计、施工工艺仿真、测试等多个阶段,需要对机器人进行细节结构展示、零部件安装示范、机器人颜色调整、基本施工方案仿真等。
然而,研发过程中使用的Solidwork等三维软件展示时,响应速度慢,容易出现卡顿,并且要求用户安装体量庞大的客户端,不仅需要浪费大量资金购买软件许可,而且安装步骤繁琐、效果不好。
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的模型构建方法、模型构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型加载速度较慢造成卡顿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对机器人进行建模,得到所述机器人的第一预备模型;对所述第一预备模型进行贴图,形成第二预备模型;对所述第二预备模型的贴图进行有损压缩,得到最终模型,所述最终模型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二预备模型的数据量;加载所述最终模型,以展示所述最终模型。
可选地,对机器人进行建模,得到所述机器人的第一预备模型,包括:对所述机器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等比例建模,形成初始模型;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得到所述第一预备模型,所述第一预备模型的体积小于所述初始模型,且所述第一预备模型的点的数量小于所述初始模型的点的数量,所述第一预备模型的线的数量小于所述初始模型的线的数量,所述第一预备模型的面的数量小于所述初始模型的面的数量。
可选地,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得到第一预备模型,包括:采用Autodeskmaya软件对所述初始模型进行所述结构优化。
可选地,对所述第一预备模型进行贴图,形成第二预备模型,包括:使用maya软件对所述第一预备模型进行预渲染;对预渲染后的所述第一预备模型进行单通道贴图,形成所述第二预备模型。
可选地,对预渲染后的所述第一预备模型进行单通道贴图,形成所述第二预备模型,包括:加载预渲染后的所述第一预备模型;对预渲染后的所述第一预备模型新建UV通道,并对新建的所述UV通道中的UV进行处理,生成处理后的纹理图;对处理后的所述纹理图的所述UV通道进行烘焙,且将烘焙后的所述纹理图贴到原始UV通道中,删除多余的所述UV通道,形成所述第二预备模型,其中,所述原始UV通道为包括所述第一预备模型的原纹理的UV通道。
可选地,对新建的所述UV通道中的UV进行处理,生成处理后的纹理图,包括:对新建的所述UV通道中的UV进行展开;调整展开后的所述UV的缝隙参数,得到调整后的所述UV;重新排布调整后的所述UV,生成处理后的所述纹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1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