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建筑装饰的保温隔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0913.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沈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山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76;E04F13/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建筑 装饰 保温 隔板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基于建筑装饰的保温隔板结构,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保温隔板在使用时,中间的保温隔板进行拆卸再填充粘合剂的问题,包括主体,插板和底槽,所述横板安装在横槽的内部,且横板外部的转板镶嵌在外槽的内部;所述顶槽设在主体的顶部侧面,且顶槽内部的顶板底部设有锯齿状结构;所述内腔的内部设有蜂窝结构,且内腔设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内腔外部的内槽设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底槽为环形结构,且底槽设在主体的底部,并且底槽外部的导向管贯穿内腔;所述插板安装在插槽的内部,且插板的外侧设有锯齿状结构,并且插板外侧的锯齿状结构与顶板底部的锯齿状结构相啮合。通过使用底槽对保温隔板与建筑物失效的粘合剂进行填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建筑装饰的保温隔板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建筑保温是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保温主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同时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
例如申请号:CN201510118438.4中涉及一种保温板结构,包括金属板层,金属板层下表面设有保温材料层,保温材料层厚度为金属板层厚度的三分之一,保温材料层与金属板层之间通过可拆卸螺钉连接,保温材料层下表面设有耐碱材料板,耐碱材料板粘接在保温材料层上,耐碱材料板下表面设有阻燃层,阻燃层与耐碱材料板之间固定连接,且阻燃层与耐碱材料板连接处粘接有密封垫,金属板层上表面内顶面及阻燃层下表面内底面处均对应设有连接装置,两连接装置分别固定在金属板层及阻燃层上。本保温板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且兼具防火及耐腐蚀的功能,同时连接紧密,自身结构非常好,不易产生错开连接现象,极大的增强了其使用寿命,能更好的将其应用到建筑领域中。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保温隔板在使用的时候,多个保温隔板通常粘附在建筑物的外侧,对个别损坏的保温隔板进行跟换的时候,容易拉扯其他保温隔板移动,不便于进行拆卸,且现有的保温隔板在使用的时候,长时间的使用个别的保温隔板的粘合剂失效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中间部位的保温隔板需要进行拆卸填充粘合剂,比较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建筑装饰的保温隔板结构,以解决现有的保温隔板在使用的时候,多个保温隔板通常粘附在建筑物的外侧,对个别损坏的保温隔板进行跟换的时候,容易拉扯其他保温隔板移动,不便于进行拆卸,且现有的保温隔板在使用的时候,长时间的使用个别的保温隔板的粘合剂失效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中间部位的保温隔板需要进行拆卸填充粘合剂,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基于建筑装饰的保温隔板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建筑装饰的保温隔板结构,包括主体,横板,顶槽,插板,内腔,底槽和导流槽,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侧面设有两处凹槽;所述横板安装在横槽的内部,且横板外部的转板镶嵌在外槽的内部;所述顶槽设在主体的顶部侧面,且顶槽内部的顶板底部设有锯齿状结构;所述内腔的内部设有蜂窝结构,且内腔设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内腔外部的内槽设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底槽为环形结构,且底槽设在主体的底部,并且底槽外部的导向管贯穿内腔;所述导流槽设在主体的顶部,且导流槽与导向管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插板包括有卡槽,卡块,所述卡槽为矩形结构,且卡槽设在插板的侧面;所述插板安装在插槽的内部,且插板的外侧设有锯齿状结构,并且插板外侧的锯齿状结构与顶板底部的锯齿状结构相啮合;所述插板外部的卡块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横槽,所述横槽为弧形结构,且横槽设在主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包括有转板,外槽,所述转板为圆形结构,且转板通过连接杆设在横板的两端;所述外槽为十字形结构,且外槽设在转板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山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山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液压缸举升系统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基于状态机的目标跟踪定位方法